-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歌剧《洪湖赤卫队》上演前后
歌剧《洪湖赤卫队》上演前后45年前,湖北省歌剧团创作演出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曾引起很大轰动,一时间,各地竞相移植上演,“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响彻全国,至今流行不衰。对这部歌剧的出台,所有亲历亲见演出的人们无不激情满怀、热血沸腾……
《洪湖赤卫队》出台始末
《洪湖赤卫队》的创作者,是湖北省歌剧团以梅少山、杨会君、张敬安、欧阳谦叔、朱本和等人为骨干的集体创作组。他们于1951年随省文联主席郑思来洪湖参加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他们是一批有抱负的青年,在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中,主动而又广泛地搜集洪湖革命斗争故事和洪湖渔歌、民间小曲。其后,洪湖的常怀祖、夏志芳、廖才昭等一批文学爱好者在《湖北日报》、《湖北文学》、《布谷鸟》等报刊上发表了众多洪湖革命斗争故事和洪湖革命歌谣,为创作《洪湖赤卫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8年,省歌剧团为创作《洪湖赤卫队》再次来洪湖实地采访,分别召开革命老人和文艺积极分子座谈会,征求意见,修改剧本。是年冬歌剧剧本完成
1959年夏秋之交,《洪湖赤卫队》由省歌剧团在省委洪山礼堂首场公演。省委书记王任重、省长张体学以及 3000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首场演出非常成功。接着全体演职人员来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县演出。在表演中,演员人人精神抖擞,干劲倍增,场场精彩紧张,幕幕逼真动人。王玉珍(饰韩英)、夏奎斌(饰刘闯)、刘淑琪(饰韩母)、傅玲(饰秋菊)、陈金鹏(饰彭霸天)等主要演员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演出受到了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1959年11月,省歌剧团赴首都北京,在北京剧场汇报演出《洪湖赤卫队》。董必武、贺龙、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演出结束时,中央首长走上舞台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主演王玉珍欣喜之余,还从北京给洪湖县委寄来了一组中央领导同志和他们的合影照片
自196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剧团掀起了上演《洪湖赤卫队》的热潮。在许多地方,许多剧团和剧种,都上演《洪湖赤卫队》。洪湖县委先后接待总政、空军、海军、铁路、胜利、前线等十多个剧团的同志,还接待有关省、市歌剧团和北京、上海、天津、长沙等十多个京剧团以及豫剧、汉剧、湘剧、黄梅戏剧团等。来访者一是参观访问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熟悉历史;二是了解乡土人情,风俗习惯;三是搜集革命歌曲和民间小曲,从而吸收营养丰富自己,获得生活和艺术的灵感
1961年夏,文化部党组决定,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电影《洪湖赤卫队》。北影决定谢添为导演,著名摄影师钱江、著名演员曹增银等30多人参加,加上湖北省歌剧团50多人组成一支近百人的拍摄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洪湖,安营扎寨。洪湖县委非常重视这次电影拍摄工作,召开专门会议,拟定具体方案,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平衡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拍摄外景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县委动员木船30多只,劳力300多人,以及大量枪支、马匹等,还有生活招待费,洪湖人民承担义务做了重大贡献。电影拍成后北影派专人将拷贝赠送洪湖。洪湖人民看后高度赞扬电影拍得好,演员演得好,王玉珍演韩英是她艺术生涯中的一个新起点。她当时只有26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爱洪湖爱得那样深,与当年洪湖革命斗争的领导人贺英长得也有几分相像。她以真挚、深沉、简洁、精湛的演技,精心塑造了韩英的英雄形象,艺术地再现了老区人民质朴宽厚的品格和英勇善战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艺术给人以启迪,艺术给人以鼓励。从此,《洪湖赤卫队》轰动四海,名扬中外
洪湖人自己演《洪湖赤卫队》
湖北省歌剧团于1959年在洪湖县公演《洪湖赤卫队》时场场爆满,群情激昂,感动了洪湖幸存的革命先辈和他们的后代,也激发了当时的县委领导。县委书记李金玉立即指示县委宣传部,要成立不到一年的洪湖文工团,借此难得机会,赶紧学习排演,让洪湖人自己演《洪湖赤卫队》
美好的事情总会伴随意想不到的困难。省歌剧团领导以没有最后定稿定型为由,婉言拒绝给脚本和乐谱,帮助排演也就更不可能了。没有剧本和乐谱,《洪湖赤卫队》是排演不出来的,怎么办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团里一位搞器乐的同志提供信息说,省歌剧团晚上演出,中、下午都休息,谱架上放有乐谱。这个信息,让人茅塞顿开。文工团负责人魏启华立即召开全团大会,宣布主要角色的扮演者,安排人借用蜡纸刻写钢板,将刻写乐谱的任务交给乐队,演员各自抄自己的台词。晚上看演出专注各自的角色,并请示县里借调几个业余演员和演奏人员参加演出。第二天中午和下午,文工团用人海战术,将放在乐池中的乐谱和脚本,快速偷抄刻写下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洪湖人演的《洪湖赤卫队》,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排演出来了
1959年至1960年,会议多,参观学习多,而凡来洪湖参观学习开会的,必然会品赏洪湖三大名牌,即洪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