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1 引 言 * 第十章 组合变形 §10–1 引言 §10-3 截面核心 *斜弯曲 §10–4 扭转与弯曲 §10-2 拉伸(压缩)与弯曲 一、组合变形 M P R z x y P P 组合变形 :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 简单基本变形 :拉、压、剪、弯、扭。 在复杂外载作用下,构件的变形会包含几种简单变形,当几种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属同一量级时,不能忽略之,这类构件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P hg 水坝 q P hg 二、组合变形的研究方法 —— 叠加原理 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后弯心)简化并沿主惯性轴分解 ②内力分析:求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确 定危险面。 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建立危险点的强度 条件。 前提:小变形、线弹性。 叠加原理:杆件在几个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总效果,等于各载荷单独作 用产生的效果之和. 求解方法:将载荷分成几组静力等效的载荷,他们各自对应一种基本 变形,分别计算杆件在各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变形值。然 后叠加,即得原载荷引起的应力、变形。 x y z P *斜弯曲 一、斜弯曲:杆件产生弯曲变形,但弯曲后,挠曲线与外力 (横向力)不共面。 二、斜弯曲的研究方法 : 1.分解:将外载沿横截面的两个形心主轴分解,于是得到两个正交的平面弯曲。 Py Pz Pz Py y z P j 2.叠加:对两个平面弯曲进行研究;然后将计算结果叠加起来。 解:1.将外载沿横截面的形心主轴分解 2.研究两个平面弯曲 ① 内 力 x y z Py Pz P Pz Py y z P j L m m x ② 应 力 My引起的应力: M z引起的应力: 合应力: Pz Py y z P j x y z Py Pz P L m m x ④最大正应力 ⑤变形计算 ③中性轴方程 可见:只有当Iy = Iz时,中性轴与外力才垂直。 在中性轴两侧,距中性轴最远的点为拉压最大正应力点。 当? = ?时,即为平面弯曲。 Pz Py y z P j D1 D2 a 中性轴 f fz fy b 例1结构如图,P过形心且与z轴成?角,求此梁的最大应力与挠度。 最大正应力 变形计算 当Iy = Iz时,即发生平面弯曲。 解:危险点分析如图 f fz fy b y z L x Py Pz P h b Pz Py y z P j D2 D1 a 中性轴 §10–4 扭转与弯曲 80o P2 z y x P1 150 200 100 A B C D 解:①外力向形心 简化并分解 建立图示杆件的强度条件 弯扭组合变形 80o P2 z x y P1 150 200 100 A B C D 150 200 100 A B C D P1 Mx z x y P2y P2z Mx ②每个外力分量对应 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③叠加弯矩,并画图 ④确定危险面 (Nm) Mz x My (Nm) x T (Nm) x M (Nm) Mmax x ⑤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找危险点 ⑥建立强度条件 x M x B1 B2 My Mz T M 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简化并分解。 ②内力分析: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确定危 险面。 ③应力分析:建立强度条件。 弯扭组合问题的求解步骤: 例3 图示空心圆杆,内径d=24mm,外径D=30mm,P1=600N,[?]=10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此杆的强度。 ①外力分析: 弯扭组合变形 80o P2 x 150 200 100 A B C D z y P1 150 200 100 A B C D P1 Mx z x y P2y P2z Mx 解: ②内力分析:危险面内力为: ③应力分析: 安全 (Nm) Mz x My (Nm) x T (Nm) x M (Nm) 71.3 x 71.25 40 7.05 120 5.5 40.6 §10–2 拉伸(压缩)与弯曲 一、拉(压)弯组合变形:杆件同时受横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而产 生的变形。 P R P x y z P My x y z P My Mz P MZ My 二、应力分析: x y z P My Mz 任意截面任意点(y,z)处的压应力: 三、中性轴方程 对于偏心拉压问题 y z y 中性轴 四、危险点 (距中性轴最远的点) 解:两柱均为压应力 例4 图示不等截面与等截面杆,受力P=350kN,试分别求出两柱内的绝对值最大正应力。 图(1) 图(2) P 300 200 200 P 200 200 M P P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