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

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 第一节 早期工艺技术与器具设计 壹 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 1)冶铁的发明 概况:齐桓公时(公元前685- 前643年)已经出现了铸铁,在公元前513年中国已能铸造铸有法律条文的大型刑鼎。随着青铜熔炼技术的成熟,逐渐为铁的冶炼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最早人工冶炼的铁是在春秋战国之交的时期出现的。 农业生产工具所以能够突出进步,是由于冶铁技术的两个重大发明,就是铸铁(即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 2) 铁器的制作过程 冶铁技术的进步是和冶铁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由于冶铁手工业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 2、冶铁的发明与铁器制作的影响 1)冶铁发明的影响 i、铁的发现和大规模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它把人类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带到了铁器时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至今铁仍然是现代工业的基础,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ii、生铁冶炼技术的出现,它对封建社会的作用与蒸汽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可以媲美。 贰 青铜器的设计演变和创新 进入春秋,青铜器的使用主要是“钟鸣鼎食”器具的组合,失去了祭祀和礼器的特性,转向日常生活器具的发展。 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普遍采用器身和耳、足、钮等附件分开来铸在焊接的技术加工成器。 春秋中期以后,旧礼制的衰落消除了对青铜工艺的束缚,诸侯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振兴,青铜艺术的更新面貌逐渐显露。 旧的器形在式样上有较大的改观,新的器形开始出现,器形的设计由于注重与实用的结合,式样更富于变化。 以龙纹为主的青铜器纹饰细密繁缛,以人类活动为题材的纹饰,开始以类似绘画的形式装饰与青铜器之上。 镶嵌、错金银、鎏金、彩绘等表面装饰新工艺,使青铜器出现了全新的艺术风貌。 ii、战国青铜器:战国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物质文化已进入铁器时代。这时的青铜冶铸业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装饰手法也愈来愈多姿多彩,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无不技艺精湛。现实生活的场景和图像,也出现在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中,标志着青铜器艺术的世俗化。 代表作品:《宴乐射猎攻战纹壶》,四川成都出土,造型简练,表面有精细的嵌错图案,分上中下三层,分别勾划出射箭、采桑、宴饮、舞蹈、奏乐、战斗等场面,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以平面展开的形式构图,人物结构准确、动感强烈。嵌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金属工艺,以金、银、铜的不同质地和颜色与底色形成对比,产生精美纹饰图案。 2)功能的演变 3)青铜器的分类 春秋早期,青铜工艺沿袭西周风格,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出现重要变化,成为青铜器艺术发展的第2个高峰时期。青铜器类和组合关系都发生新的变化,主要器类有: 乐器 主要有编钟、于等。 成组的编钟数量最多,保存完好的是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有钮钟19枚,甬钟45枚,合共64枚。依其大小和音高为序编为8组,悬挂于曲尺形的3层铜木结构的钟架之上。在钟架中下层终端与转角处,立有6个钟虚铜人。 兵器 主要有戈、矛、殳、戟、剑和弩机、镞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兵器种类、数量很多,一些贵族使用的兵器嵌金错银、装饰精美的纹饰和图案化的文字,或髹漆绘彩,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著名的吴王光剑、越王勾践剑,剑身有经过特殊处理而产生的光焰状或菱形花纹,异常精工。 2、青铜器设计的创新 i、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模印法加工青铜器纹饰。由于模印法的影响,春秋战国纹样以四方连续为主。 ii、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无角小龙相互勾缠、叠压的纹样)、羽目纹、蟠虺(huǐ,蝾螈或蜥蜴)纹。 iii、装饰的部位逐渐上移,由腹部移至颈部,这与人们的坐卧逐渐升高有关。 iv、流行于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有蟠螭纹、蟠虺纹,为由两条或数条螭龙纠结而成的纹饰。此外还有羽状(波浪纹)、纹、贝纹、垂叶纹等。铭文字体有时也被图案化而成为纹饰的组成部分。以前流行的饕餮纹依然被保留,但狞厉色彩已经消褪而更富于装饰趣味。 V、自春秋晚期始,出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倾向于写实的人和动物纹饰。初期主要是狩猎纹,以后发展到表现贵族生活的宴乐、习射、采桑、弋射,以至水陆攻战等内容,并有简单的环境描写。主要有3种形式: 1、是用锋利的刃器在槌制的薄壁铜器上刻画出的线刻图像; 2、嵌红铜或其他异色金属的类似剪影式的图像,在画面上,人物活动作平面的多层配置; 3、减底平。 vi、战国中期以后,素面铜器逐渐流行,突出了质材和造型设计之美。有的素面铜器表面鎏金或施加彩绘。 叁 制陶业的发展与陶器的设计 1、制陶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官私制陶作坊遍布诸侯封地,陶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陶器产量大、品种多,轮制的为主,冥器数量大。磨光、暗花、朱绘、线刻等装饰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