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建造实现——劳力士学习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与建造实现——劳力士学习中心

混凝土 技术 thE rolEx lEArning cEntEr At Epfl lAusAnnE 结构与建造实现——劳力士学习中心 撰文 M. Grohmann,K. Bollinger,A. Weilandt 图片提供 Bollinger+Grohmann,Kazuyo Sejima+Ryue Nishizawa / SANAA 图1 结构示意图:用于水平支撑的后拉缆绳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于2004为其在瑞士沃州洛桑的新学习中心开展了一场建筑设计竞赛。最 终,日本建筑设计事务所SANAA,连同德国工程事务所Bollinger+Grohmann摘得竞赛桂冠,并于2010年2月22 日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这是一栋一层建筑,坐落在一块如园林景观般180m×140m大小的弧形混凝土底板上。 该设计之所以获得青睐,在于其波浪起伏的建筑造型不会在视觉上挡住校园内已有的景观,使建筑与四周环境 相得益彰。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高低起伏的建筑特色,室内空间形成“山丘”和“低谷”的形态,自然划分 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域,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墙体楼板来分隔空间。 劳力士学习中心不同寻常的建筑理念对项目的所有参与方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具体而言,这栋景观建筑包 括两组壳体建筑造型,各种跨度与平面空间将二者连接起来。与传统壳体建筑形成对比的是,“贝壳”不再是 建筑的屋顶造型,而是室内空间的地面。这栋一层建筑的钢结构屋顶呈波浪形的几何形状,并由9m×9m的柱 网固定在建筑物上,围合外墙则全部采用了落地玻璃幕墙。 如此别具匠心的建筑被数个天井分隔,这些天井也为建筑物提供了自然通风与照明,学习中心的出入口 也置于这些露天的开阔天井中。而另一些天井则仅仅处于建筑体的平面空间之内,抑或位于拱起的弧形部分, 作为波浪形状的延伸。想要进入学习中心,人们需要先从室外公共空间进入由基础撑起的弧形建筑物的下部空 间,于是人们就进入了一个“天井”,其入口就在那里。 整栋学习中心表面积达121.5m×162.5m,建筑基础仅一层楼高。停车场、机械设备间、档案室、杂物间 等都位于建筑物的基础层中。 结构设计与计算 根据竞赛获胜作品,方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要按照贝壳形的建筑造型设计出可行的几何结构,并绘制平面 图与剖面图。一方面,这个几何结构必须完全匹配建筑造型要求,比如结构要能够准确实现建筑设计中天井的 位置,包括天井外墙的长度,因而天井的外墙最终呈多组层叠交错的网格状。结构还要满足建筑弧形部分中座 位的排布设计,以及建筑不同部分的内在连接。此外,用户的需求诸如逃生通道的长度、建筑内斜坡部分两端 的可用空间大小、自然照明等,也需要在设计时同时考虑。另一方面,结构工程师们必须同时开发出一套切实 可行的结构计算方法。 58 Manfred Grohmann Klaus Bollinger Agnes Weilandt Manfred Grohmann 毕业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Darmstadt)的土木工程专业,随后留校任教。自1 6年起成为德 国卡赛尔大学 (Kassel University)结构设计专业教授,自2000年起成为德国法兰克福St delschule 当代艺术学院的客座 ä 教授。2007年开始,他同时担任了法国巴黎一所建筑学院École d’Architecture(ESA)的客座教授之职。 Klaus Bollinger 毕业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Darmstadt)的土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