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自强不息举止光明磊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生自强不息举止光明磊落

一生自强不息举止光明磊落今年10月24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杨尚奎同志1928年参加革命,历任兴国县委宣传部长、石城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赣粤边特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干部科长、中央党校四部副主任、永吉地委副书记兼敦化县委书记、吉南地委书记和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省委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并先后兼任省军区第一政委、省政协主席、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福州军区第三政委等职务。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创造苏区“第一等的工作” 江西省兴国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模范苏区,杨尚奎就生长于这块不断演绎传奇与光荣的红土地。1917年秋,因付不起学费,只读了三年私塾的杨尚奎就辍学回家务农。1928年冬,受朱、毛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他不甘心再受地主的盘剥与欺压,毅然加入当地农民赤卫队和农民协会,并积极勇敢地参加了多次攻打兴国县城的战斗。1929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出任中共江背乡支部书记兼乡赤卫大队政委。在杨尚奎的精心组织下,江背乡的工农运动及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得到了蓬勃发展 1931年1月,由于工作积极,斗争坚决,杨尚奎调任兴国县委宣传部长。在此后15个月的宣传部长任上,为宣传党的宗旨和方针政策,杨尚奎走遍兴国的山山水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深入千家万户,向贫苦农民宣传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动员群众参军参战;他下到田间、地头,发动群众慰劳红军、支援前线;他进到墟镇、村庄,把《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和《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政纲》贴在村子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并向围观的群众逐条宣传、解释。正是杨尚奎等一大批苏区干部不辞辛苦、不畏艰难的勤勉工作,兴国县80%的青壮年男子都参加了红军,并相继组成“兴国模范师”、“少共国际师”、“农业工人师”、“兴国补充师”,创造了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第一等的工作” 1932年3月,杨尚奎调任宁都县委宣传部长。此后,他又相继出任胜利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委员兼石城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赣南省委委员兼省委宣传部长。其间,他还被江西省委选派至瑞金中央党校学习。在那里,杨尚奎系统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列宁主义问题》等马列著作,为其日后担负更为复杂、艰巨的任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坚持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杨尚奎奉命坚守赣南苏区,领导部分留下来的红军和游击队就地坚持斗争。1934年11月,为加强赣粤边的斗争,赣南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分局的决定,成立了中共赣粤边特委和军分区,杨尚奎任特委副书记(后接任书记)。随后,杨尚奎与特委书记李乐天率领机关干部和军分区独立营突破敌人层层封锁,由于都小溪来到赣粤边的油山,与坚持斗争的当地武装――油山游击大队一起开展游击斗争。是年底,在李乐天、杨尚奎果敢领导下,特委以油山为中心,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巩固和扩大了游击根据地 在油山游击根据地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央苏区的形势却日益险恶。1935年3月,在杨尚奎率部接应下,被围困在仁风山区的项英、陈毅及中共中央分局机关和红军数千人,分九路突围至油山。4月初,蔡会文(赣南军区司令员)、陈丕显(少共赣南省委书记)率领赣南军区突围部队300余人,也来到油山会合。从此,油山成了南方八省十五个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 1935年春,蒋介石调集赣、粤两省保安团4万余人,对赣粤边游击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狂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游击队”。面对严峻局势,项英、陈毅、杨尚奎等在大余长岭召开党政军干部联席会议,制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方针,决定以南岭山脉为依托,以北山和油山为主要根据地,进行艰苦的游击战争,并建立以油山为中心的两条秘密交通线。会后,杨尚奎保护项英、陈毅到了北山帽子峰,并直接参加指挥部的工作 针对敌人大兵团式的“清剿”,项英、陈毅、杨尚奎采取了小规模的、分散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以突然袭击和伏击为主,奇袭敌人的据点和后方。被游击队袭击过的地方有:南雄的乌迳、里栋、水口,大余的青龙、新城、池江、长江、留地、游仙墟、西华山钨矿,信丰的九渡墟、大阿、禾秋、黄泥排等地。由于赣粤边各个游击区协同作战,执行了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和战术,敌人“三个月消灭赣粤共军”的图谋彻底破产,红军游击队亦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仅油山、北山两地的游击队就扩大到500多人。此后,杨尚奎又独自率领游击队开辟了梅山新区,使这块距大余县城仅几公里的白色区域变成了赣粤边游击区一块可靠的根据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