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是三国政坛最牛不倒翁
谁是三国政坛最牛不倒翁
?
一个小人物在三国职场的正确选择
三国职场的最大变数当属“分”与“合”,职场上的人随着分与合的变化也要考虑自己的去与留。孙权之所以坚决要抗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鲁肃在洗手间给他描绘了将来与老曹合伙后,他孙权的职场惨状。
除了分与合,还有一个重要的职场变异形态,那就是“篡”。从汉到魏,从魏到晋,不只是换老板,而且是换了老板层的血统,这里影响到一大批职场员工的去与留,甚至生与死。随波逐流的是大部分,大奸大忠的是小部分,记历史的人本着简要的原则,随波逐流的就不记载了,大奸大忠的就写下来留作借鉴。然而,从平民的历史角度来看,大忠臣和大叛徒都是非常人,非比寻常,就是历史的异类,他们不能反应历史的常态,随波逐流的那部分才是历史的真相。这些真相有没有记载呢?
有,三国职场上有这么一个记载,一个在魏与晋之间自然转移的小人物,他,要比那些大忠大奸真实,历史,毕竟是由非大奸大忠这一类人构成的。
?
一个地位显赫的小人物??
这是一个三国舞台上的小人物,说他是小人物,不是说他做人滥,也不是说他职务低,而是说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咋的。鉴定是不是历史大人物,不是光看官职的,虽然是平民百姓,做得惊天动地,也是大人物,例如专诸,不过一介小市民,能刺杀一国之君,以后他就成刺客的代言人了。虽然官职高,可是在史上没其什么作用,那也只能是小人物,君不见几千年来高官大僚一大堆,在当时混得人五人六,炙手可热,可一过了那个时代,无非也是荒冢一堆草没了。
这里说的一个人物,叫孙礼,涿郡人。首先,他官职不低,当过魏国大将军曹爽的秘书,还做过好几个地方的太守。
他为人不滥,人品也不烂。有一年,当孙礼还是老百姓的时候,涿州大乱,孙礼在兵荒马乱中把老娘丢了,幸亏同乡马台帮他将老娘找回来了,孙礼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把家产全部变卖,送给马台。估计他在张贴寻人启事的时候,说要重金相谢,如今人寻回来了,孙礼老老实实地兑现。这说明孙礼是个孝子,而且讲信用。汉晋时期讲究以孝治天下,按照这个标准,孙礼是个好公民。在那个时代,只要一个人讲孝顺,人就不会滥到哪里去。后来,马台犯法,而且犯的是死罪,正好碰在孙礼手里。孙礼二话不说,居然把人放了,然后自己去自首。那个时代,讲哥们义气似乎也是可以减罪的,二人居然都减免死罪。不错,孙礼这哥们讲义气。
孝、信和义都有了,忠呢?孙礼还是蛮有正义感的,尤其敢于为民请命。在他担任尚书期间,魏明帝曹睿喜欢搞楼堂馆所的建设,弄到了劳民伤财的地步。孙礼打了好些报告,要老板收手,曹睿也下了个文件:“认真听取老孙的意见,遣散民工回家搞农业生产。”红头文件下达了,工程却还在继续。原来是工程主管人李惠摸准了主子的意思,打了一个这样的报告:“上级的意思坚决执行,但考虑到实际情况,请求延期一个月再遣散民工。”估计要赶着建献礼工程吧。这才叫高明啦,既不违背表面上的原则,又应和上头实际的意思。孙礼是个明白人,他摸熟了官场的这一套文化,于是干脆单刀直入,亲自跑到工程现场,宣讲上面的意思:坚决贯彻中央的意思,工程就地停止,全体工程人员就地解散,“(孙)礼径至作所,称诏罢民。”
除了以上的先进事迹,孙礼还立过战功,一次是提过一个正确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一次是在吴国军队的强攻面前,顶了一天。
好了,孙礼同志的先进事迹已经全部总结完毕,凭这些,他算一个大人物吗?有大把先进事迹,并不等于你在历史舞台上的份量很重,历史不是给先进工作者立传的。然而,孙礼在《三国志》上却有着不薄的一页,粗略地计算字数,和关羽的传记差不多长,比张飞黄忠马超的要长得多;如果说《三国志》想要通过晋朝有关部门的审批,不得不贬低蜀汉政权的军政人物,那么看看关于魏国的记录,也是如此,孙礼的篇幅丝毫不亚于上将张辽,徐晃等人。
唱歌得冠军不能说明你唱得好,在史书上占了个大坑,不能说明你是个重量级人物,孙礼在历史的舞台上,如果和关羽张飞比,如果和张辽徐晃比,哎,还是别比了,因为没有资格跟他们比,但是为什么他有资格让史家为他码那么多字呢?
有些东西,似乎要在历史成绩单之外寻求。
?
两次重要的政治表态
在孙礼一大堆先进事迹的夹缝中,我找到了两条线索,一条比较简略隐晦,一条则比较明显。
我们看第一条。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哪日,魏明帝曹睿去大石山打猎。这次经历比较刺激,居然hight到了猛虎冲击皇帝专车的地步,“虎趋乘舆”。我想,凭着国家元首级别的保安工作,曹魏帝国猛将如林,健儿成群,老虎是挨不着曹睿的身子的,这种技术活是不用中央级别的干部去操心。然而,孙礼并没有放弃这次表演的好机会,他扔了马鞭,下了马,拿着剑朝着老虎直接冲上去,摆出你敢吃我领导,我跟你拼命的架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大家都知道孙礼作为一个文职干部,一个有身份的朝廷官员,完全没必要这样做,也帮不上什么忙,领导也看到了他很积极主动的表现,于是下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