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镀铜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 chin j process eng
第 16卷第 1期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Vol.16 No.1
2016 年 2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Feb. 2016
化学镀铜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刘 强, 徐瑞东, 何世伟
(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摘 要:对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与酒石酸钾钠(TART)双络合化学镀铜液进行了电化学研究,考察了络合剂
与 2,2-联吡啶对阴、阳极极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化学镀铜阳极极化受电化学与扩散混合控制,阴极极化受扩散
控制;EDTA2Na 与 TART 通过竞争络合与竞争放电影响极化反应,而 2,2-联吡啶以弥散吸附方式改变极化阻抗影响
铜的沉积;在优化镀液(EDTA2Na 13.35 g/L, TART 13.35 g/L, 2,2-联吡啶 15 mg/L)中化学镀铜,镀速达 14.83 mg/min,
所得镀层均匀致密.
关键词:化学镀铜;电化学性能;阻抗;吸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酒石酸钾钠
中图分类号:TB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6)01012507
1 前 言 阴、阳极反应[8,9]. 谷新等[10]研究了 EDTA2Na 与三乙醇
化学镀铜因工艺简单、镀层均匀致密、物理机械性 胺(Triethanolamine, TEA)混合化学镀铜体系阴、阳极的
能优良、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航空 极化行为,表明 EDTA2Na 与 TEA 对阴极极化有一致
等领域[13]. 甲醛化学镀铜在强碱性环境下进行,必须加 的促进作用,而对阳极极化的影响效果相反. Anil 等[11]
入 适 当 的 络 合 剂 . 乙 二 胺 四 乙 酸 二 钠 在次磷酸钠还原、柠檬酸钠络合镀液体系中,采用循环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 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 pH 值对镀铜沉积过程的影
EDTA2Na) 与酒石酸钾钠(Potassium Sodium Tartrate, 响,发现pH 值提高能加速阳极极化,抑制阴极极化.
TART)双络合体系化学镀铜具有镀液稳定、镀速较快、 本工作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EDTA2Na 与TART 双
镀层致密、结晶取向优良等优点. 郑雅杰等[4] 采用 络合化学镀铜体系进行电化学研究,考察阴、阳极极化
EDTA2Na 与 TART 双络合体系化学镀铜,考察了各因 规律,并借助交流阻抗分析 2,2-联吡啶对极化反应的作
素对镀速及镀层附着力的影响,在 EDTA2Na 浓度 21 用机理.
g/L、酒石酸钾钠浓度 16 g/L 的体系中,镀速达 3.4 m/h , 2 实 验
镀层表面平整,晶粒细小,附着力达GB5270-85 标准. 张
道礼等[5]考察了该体系各类铜离子的分布状况,镀液中 2.1 材料与试剂
近 99%的铜离子以络合态存在,EDTA2Na 与 TART 增 硫酸铜、氢氧化钠、甲醛(HCHO)、乙二胺四乙酸
加均会使镀铜速率下降. 2,2-联吡啶是化学镀铜中常用 二钠(EDTA2Na) 、酒石酸钾钠(TART) 、无水乙醇
的添加剂,能明显改善镀铜效果. 秦志英等[6]研究了微 (CH CH OH)均为分析纯试剂(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
3 2
量 2,2-联吡啶对化学镀铜动力学、微应力及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下网壳结构简化计算方法.pdf
-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地理.doc
- hrct常规重建与后处理对csom 及中耳胆脂瘤诊断 - 中华耳科学杂志.pdf
- functionalcalculi 泛函演算 -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pdf
- 溶胶-凝胶法制备球形li4ti5o12 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pdf
- 改进的特征值灵敏度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振动、测试与诊断.pdf
- 大跨斜拉桥基于遗传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 - 东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结构模态的纵向采空区群爆破动力响应 -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pdf
- 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防火涂料的制备.pdf
- 2006年实验室论文总目录 -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上海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