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市九校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市九校课件

何谓思想解放? 先进的思想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力量所在,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上,凡是重大进步或者转折关头,都会有相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即解放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旧思想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所以要冲破旧思想的束缚,传播新思想,为社会的变革做好思想理论准备。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实质是什么? 近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折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她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外有列强环伺,内逢社会转型,内外矛盾交织,引发激烈的矛盾与冲突. 实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单元知识体系 (1)“师夷长技”的主张 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维新思想 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3)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近三年高考真题 (2013)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4)22. (13 分) 1885 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 (2015)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本讲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三年的高考都有涉及。从考查形式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从考查内容看,集中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等主干知识,尤其侧重于对洋务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考查。从考查方式看,援引近代思想家的言论、史学家论著及其学术观点创设新情境设置问题是其特点。从考查能力看,从知识型要求逐渐过渡到分析、比较和评价等多层次的能力要求。 考 点 过 关 “师夷长技”的主张 【基础梳理】 1. 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背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被打败,鄙视外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有识之士在外患日深的形势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活动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主持编译的《四洲志》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②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 (3)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 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开端。 2.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 内忧外患     的形势。 (2)含义:“中学为体”指以中国的封建纲常伦理 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西学为用”指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3)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4)评价: 进步性,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局限性,单纯学习技术而不学习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015)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2014江苏卷)材料: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