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职教中心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VIP

永州职教中心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州职教中心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州职教中心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A.顾国家于我已矣 顾:但是 B.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北:败兵 C.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难堪:难为情 D.兵尽矢穷,人无尺铁 兵:武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而人无知之俗 弃甲曳兵而走 C.刎颈以见志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报鲁国之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大量运用四字句,如“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将战斗场面写得极有声色。B.李陵虽能征善战,但“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实是勉为其难。然而他坚持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的境地,最后降敌也实属无奈。故值得同情和理解。C.文章屡用对比,如以寡兵深入众敌而浴血奋战,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受困乃得免与自己不易为力相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D.信中表达了作者对家族下场的痛惜,对汉武帝刑赏不公的愤慨与不满,对故土的思念,客居他乡的愁闷。 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答苏武书》)(2)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答苏武书》)(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 8.首句表达相思之情有什么独特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9.诗歌三四句不着一个“情”字,却字字含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古诗文默写(8分,每小题1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2)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 (5)此去经年, ▲ 。(《雨霖铃》) (6)羽扇纶巾,谈笑间, ▲ 。(《念奴娇》) (7)千古江山,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贾谊《过秦论》)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儿子”的成长为顺序,写出了一个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成长历程,它揭示了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无法逾越叛逆期的这一必然规律。 B.这篇小说的线索是“父与子的矛盾”,这对矛盾贯穿小说的始终,正是这对矛盾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父亲与儿子的性格特点越来越鲜明。 C.小说开头是父亲带儿子看球赛,结尾是儿子到赛场照看父亲,儿子幼时叛逆,父亲老来也“叛逆”,这在形式上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别具匠心。 D.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赛吧。”“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这写出父亲的复杂心理,因为老迈坐轮椅,拖累儿子,怕伤了儿子的自尊。 E.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可有可无的人物,没有母亲,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只是在小说情节的丰富性上,少了变化,少了陪衬人。 (2)结合原文概括分析儿子几个成长阶段的特点。(6分) 答: ▲ (3)分析这篇小说中划线语句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6分) 答: ▲(4)结合本文,请从“成长与叛逆”的角度来探究如何看待教育问题。(8分) 答: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汉语文学的新阶级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论 陈晓明 201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依赖时代精神,90年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21世纪,中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