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 望 杜甫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古代的通讯方式 书信(带信、飞鸽、驿站)烽火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有线电报: 2.无线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擅自建立(上海) ②中国自办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③甲午战争前夕,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军事 ▲官商通报,百姓少用 20世纪初(清),上海崇明建立无线电报局 ① 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电话局 ②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设中国第一个电话局(民用) ③新中国,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3.电话发展: ▲全国电讯网络形成 ▲2003年末固定电话、手机数量跃居世界第二 4.互联网的发展: Emai、QQ等 老式电话 程控电话 可视电话 手机 寻呼机 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渐普及,当时国人有句流行语“有事就call我” 传真机 电脑普及 互联网发展 卫星电话 1.外来先进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推动 3.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政策推动 4.先进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主动向西方学习 …… 影响中国近现代交通、通讯发展共同原因 【探究】近代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影响 材料一 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试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 提示: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传播。 材料二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所有这一切,无意中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提示:冲击了自然经济和传统观念,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昔日骆运货物,皆为铁路所揽”的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1909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1908年大幅增加。 提示: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材料四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提示: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思考:交通工具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有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交通更便利、信息传递更快捷、简便; ☆促进生产方式变化,提高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促进生活方式变化,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多姿多彩; ▲造成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 ▲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 负面影响: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开阔人们的视野; ☆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变越小了;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正是它们使得人们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课堂小结 * (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 (2)近现代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3)现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有轨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古代的 通讯手段 鸿雁,曾寄托着无数家庭的思念 飞鸽传书 中国古代驿站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铁路交通 公路交通 水运航空 通讯工具 坐轿子 古人的 出行方式 马车 骑马 乘舟 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一)传统的交通工具 木船、马车和轿子 (二)近代以来的交通工具 1、铁路 阅读教材思考: 近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线索? 我国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 光绪二年(1876)淞沪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由英国商人投资兴建的淞沪铁路运营了不到一月,由于压死了一人,受到当地居民的反抗,最后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将其赎回并拆除,掷入大海。 近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 思想落后,对铁路认识不足!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 为了运输煤炭(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胥铁路”修筑的背景是什么?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什么问题? 背景: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举办一批民用工业,河北开平矿务局是其中之一,为了将它所产的煤炭运出而修建了唐胥铁路。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受中国封建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束缚,西方先进科技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1909年9月24日,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pptx VIP
- 《线性代数》(陈建龙等)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ppt VIP
- 2025年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docx
- 城市快速路系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pdf VIP
- 施耐德_ELAU PacDrive-3-故障代码.pdf VIP
- 2025年重庆市《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pdf VIP
- 模型试验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pdf VIP
- 掘进与支护(第二版)课件:煤巷、半煤岩巷及特殊掘巷法.pptx
- 基于AHP-熵权法的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策略优化研究.pdf VIP
- 基于BIM技术的独立学院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