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职中——《论语》、《孟子》练习题.docVIP

黄龙职中——《论语》、《孟子》练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龙职中——《论语》、《孟子》练习题

《论语》、《孟子》练习题 一、关于字词 给加点的字注音标调瑟 曾皙 (  ) 饥饉( ) 鼓瑟(  ) 哂( )  蹴尔 ( ) 箪食(  ) 不屑( ) 羹( )    填空 1.《论语》是记录我国 末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 体散文集。 2.《孟子》的著者是 及其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的 代表人物.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反映了儒家的 主张,《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 下列各省略句都省掉了什么,根据上下文把它们写出来。 居则曰:“不吾知也。”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 舍瑟而作,对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二、关于课文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谈的是什么问题?课文采用的是什么形式?从哪些语句中看出孔子的政治倾向? 2.子路等四人回答问题时各自的情态怎样?请对他们的性格性格做简单的评述? (二)《鱼我所欲也》 1.在文中“鱼”、“熊掌”各比喻了什么?你怎样理解孟子所说的“义”?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的结论紧承哪句话?这个结论的原因是哪句话? (三)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子路率尔对曰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夫子哂之 鱼,我所欲也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是亦不可以已乎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通 鼓瑟希,铿尔     通 莫春者,春服既成   通 3.用现代语言解释下列句子 居则曰:“不吾知也。”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4.背诵《鱼我所欲也》全文。 三、扩展和活动 翻译下面一段课文,根据课文的内容,谈一谈这段文字的意思。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下面一段古文,谈一谈它的主要意思。 嗟①来之食 齐大饥②。黔敖③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④辑屦⑤,贸贸然⑥来。黔熬 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⑦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⑧焉。终不食而死。曾子⑨闻之曰:“微与⑩!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嗟]这是表示呼喝。 ②[饥]古时称谷物欠收的荒年。 ③[黔(qián)敖 ]人名。 ④[蒙袂(mèi)]用衣袖遮住脸。 ⑤[辑屦(jù)]拖着鞋子。 ⑥[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⑦[扬其目]瞪着眼。 ⑧[谢]道歉。 ⑨[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 ⑩[微与]意思是不要这样吧!微,不,表示否定。与,同“欤”,表示感叹。 参考答案 一、(一)xī jǐn sè shěn cù dān xiè gēng (二)1.春秋语录 2.孟轲 儒家 3.以礼治国 舍生取义(三)1.人们“居”的主语。 2.之“使”的宾语。 3.赤“愿学”的主语。 4. 点“舍”的主语。 5.我们“言”的主语。 二、(一)1.谈的是理想、志趣的问题,采用的是对话的形式;从对公西华的肯定这一点来看,孔子主张以礼治国。 2.子路:“率尔而对”——直率自信;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谨慎;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辅,愿为小相焉。”—自谦;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老成稳重。(二)1.鱼比喻为美味,熊掌比喻为珍贵的美味。义是比任何美味都有价值的东西.在孟子看来封建道德,封建伦理就是义,这是应该批判的糟粕。而其中的与人为善,不“失其本心”,正确地对待生死、利与义,是应该继承的。 2.紧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表原因的句子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三)1.①轻率而急躁 ②荒年 ③微笑 ④想要 ⑤不 ⑥停止 2.①得--德 ②希--稀 ③莫--暮 3.参考课文注释回答。 4.略。 三、1.[译文]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踢拨着给人吃,连乞丐也不会接受。在生与死的抉择的时候,不要丢掉了“义”。与下文的“万钟”形成对比,突出“义”比“生”还要值得珍视。 2.[译文]齐国发生了十分严重的饥荒,黔敖把食品放在路边,来等待饥饿的人吃掉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沉沉地走过来。黔左手端着食品,右手拿着水,说:“喂,快来吃!(饥者)瞪着眼睛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