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汇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汇编

中国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 1.七月诗派 “七月派”是抗战爆发后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牛汉等。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发掘和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是“七月派”诗作的主要内容。艺术上追随艾青,倾向于诗歌的散文化,对自由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日军占据上海的华界后,上海的租界便被沦陷区所包围,成为一块特殊的地区,俨如一座“孤岛”;如此一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日军进入上海租界止。这段时期共有4年零1个月之久。所谓“孤岛”文学,即是指此间中国进步文艺工作者以“孤岛”为依托所进行的文学活动。“孤岛文学”成为抗战最艰难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其主要成就为杂文和历史剧。 3.后期浪漫派 40年代的中国,受“五四”现代教育成长起来的读者群已经形成,现代大众需要一种现代形式的通俗小说作为精神食粮,而同时,战争的残酷使得现代大众急需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后期浪漫派的小说由此应运而生。他们把中国的都市通俗小说,提高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后期浪漫派主要是指40年代以在上海沦陷区出现的以徐訏和无名氏为代表的小说流派,他们创作出相当成熟的现代化的通俗小说。他们的作品中有世俗读者所好奇和渴慕的一切:艳遇,历险,战争,革命,艺术,宗教。它有十分高雅的一面,挖掘人性,追觅哲理,文风清新华丽,技巧全面现代。这些特征使得他们与20年代的浪漫小说区别开来,因而被称为“新浪漫派”或“后期浪漫派”。代表作有徐許的《鬼恋》、《风萧萧》、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 4.《生死场》 《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 小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份作家。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5.“中国新诗派”(“九叶派”) 因1981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集》而得名。该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客、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缇、袁可嘉、穆旦等。《中国新诗》等刊物是他们的主要阵地,故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九叶派”在诗歌艺术上,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这样一种诗学追求,虽然是以现代主义为主导,但它同时也吸取了现实主义以至古典主义的营养成份,故也具有“综合”的特点。 6.“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文学的流派。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当作背景,表现抗战主题,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由此而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这一流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 7.七月派小说 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代表作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丘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 8.抗战武侠小说 抗战以后,武侠小说 “豪杰并起“,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等几大巨头联袂称雄,武侠小说在五四初期遭到冷遇后在这一时期重新获得认可。武侠小说至此完成了从近代化向现代化的转型,其中新文学思想的影响和技法的渗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陷区武侠小说的雅化幅度是各类型中最大的,无论观念、题旨、技法、格调,都比上一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原因是这一代作者皆是成长于五四新文化哺育下之外,武侠小说读者审美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制约。这使得武侠小说这一古老的叙事文类得以焕发青春,走向再一次的辉煌。 9.徐訏 参照“新浪漫派”,补充:1943年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