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扩大户外课程安全指引
第十四章 拓展户外课程的安全指导
(本条例列举8个项目,其余内容将逐步完善)
第一项:背摔
一、特点
1、高度超过1.2米,无保护器材。
2、在培训师指导下由学员自己保护。
3、培训师在背摔台上,不便对下面的学员的保护加以控制。
二、监督与控制要点:
1、以严肃的语言引起学员对背摔项目安全保护性的高度重视。
2、要认真教授学员正确的保护方法和技术;
3、在学员排成保护队形后,培训师必须用全力对学员双臂施压,以强化学员的肌肉感
觉,增强责任感。
4、培训师要指导学员进行力量的调整,要强化第二、三组(最靠近背摔台的为第一组)
的力量。
5、学员成功接住几名队员后,有可能出现懈怠现象,这时要提醒学员继续保持高度的
紧张。
6、学员成功接住几名同伴后,会对保护队形力量分配进行调整,培训师必须提醒:不
要预测背摔者会从哪个位置摔下,要准备从任何地方摔下,有可能就摔在你一个人的手上,每个人都重要,每个人都要有接住任何一个人的准备。
7、每个学员背摔前都要检查学员的队形,重点检查如下几点:
(1)学员的脚必须一前一后保持正确位置 。
(2)各组学员之间必须肩与肩靠近,对面学员之间也要靠近至双手能抵到对方身体。
(3)学员双手掌心向上,手臂必须间隔、均匀排列,不能有明显的漏洞。
(4)接者必须侧仰头注视摔者的背,观察其身体姿势,做好承接的准备。
(5)腰杆必须挺直,重心在脊柱上。
8、时刻提示接者:“先放脚”、“将身体扶正”。
9、对每个学员的心理状态要有洞察力,以便抓住绑手布适度调整对学员的控制。
10、学员背摔的一瞬间,培训师一手抓住绑手布以控制学员身体姿势,另一手抓住背
摔台铁栏,以便更好固定身体,控制学员。
11、在项目进行中禁止开玩笑。
第二项、电网
一、特点:
从安全的角度,电网有以下特点:
l、电网平均高度超过1.2米,无保护器材。
2、活动时,学员投入很大,从表面看没有危险因素,很容易麻痹大意。
二、监督和控制要点
1、器材和场地检查
场地应避免石子地,要保证场地的平整,松软。
如果是沙地,要捡出石子、砖瓦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硬物;如果是草地,要注意草地没有陷坑,要清除场地杂物。
2、监控重点
(1)培训师要对活动整个过程进行安全监控,克服麻痹思想;
(2)培训师要注意第一个学员的通过方法。
第一个队员通常从最低一排的某一通道或从两侧两个大通道的其中一个通过,当这个队员身体通过后,在一侧帮助的队员一般是抓住此队员的双脚,为了避免碰网,队员通常会用双手同时推送过网队员,造成过网队员双腿同时落地,引起伤害。
(3)密切注意高层通道过网队员的安全。
高层过网队员的过网方法通常是由队员托举过网。过网后,同伴情绪高涨,有时会同时放手,这时过网队员会有摔伤的危险。培训师要随时提醒学员先将过网队员的脚放下,随后,将其身体扶正。
第三项:缅甸桥
一、特点
从安全角度看,缅甸桥项目有如下特点:
l、学员在攀上训练架过程中可能出现失手失足。
2、高空项目,学员有坠落的可能,发生坠落事件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安全保护,可能造成生命的危险。
3、高空行走时,如果发生坠落前,因学员在纲绳上尽力维持身体平衡,坠落时可能发生骑跨危险。
学员完成项目后,由于耗尽体力,有可能失足坠落。
二、监督和控制要点:
1、场地器材检查
清除场地中的障碍物,特别注意清除纲缆下方场地;
检查上方保护点硬铁锁、铁锁、登山保护绳的安全准备。
2、监控重点
(1)培训师承担保护责任(尤其在缅甸桥纲缆高度不够高的情况下必须由培训师担当保护)。
(2)培训师保护时必须采取紧跟的方法进行。紧跟距离是:以行走学员身体重心投影点为圆心,培训者距离圆心不超过2米。
(3)由于钢缆有弹性,在学员行走过程中身体重心有高有低,培训师要随时适度调整(收紧或放松)保护绳,其原则是始终保持学员身前的保护绳的紧张程度。
(4)为防止学员坠落时骑跨纲缆,在学员身体将要失去平衡前,培训师要提醒学员先放一侧手,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双手抓同一侧的平衡绳,一是要尽量坚持走到底(横走),二是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尽量控制身体,缓慢松手,轻轻下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