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政学课件1概要1

2 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 人类的欲望可分为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 私人欲望 指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 如:获得并享用食品、衣服等物品的欲望 私人欲望一般经由市场机制达成 公共欲望 指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 如:道路与公园的使用、警力与国防的保护等欲望。 公共欲望一般经由政府机制达成 * 3 私人部门经济学与公共部门经济学 私人部门经济学(private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私人欲望如何借助市场途径达成; 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公共欲望如何借助预算和投票过程达成。 * 公共欲望——投票过程——预算——公共部门经济 人类欲望 社会资源 (无穷) 私人欲望——价格过程——市场——私人部门经济 (有限) 图1-1 私人部门经济与公共部门经济的异同 * 4 财政与财政学 政府是满足公共欲望的当然“人选”,因此,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主要指政府的经济活动; 政府从事经济活动,衍生出收入和支出问题; 财政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 财政学(public finance) 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也称为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或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一)轻徭薄赋的财政思想 轻徭薄赋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政策主张。历代的经济思想家普遍认为,轻徭薄赋的财政政策不仅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量入为出”与“量出制入”的财政思想 这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关于财政收支安排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三)开源节流的财政思想 这一思想主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开辟财源,节制赋税,富国富民。 (四)官营专卖的财政思想 这一思想指的是不通过增加租税而是通过官营工商业和产品专卖的办法来充实国库。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一) 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经济的强弱取决于该国黄金的多寡,主张政府应积极运用包括财政手段在内的各种手段干预民间经济活动,尤其应当利用关税政策鼓励出口,保护本国贸易,以换回更多的金银,积累货币财富。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一) 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重农学派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重农学派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认为农业是物质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使得财源茂盛。在税收方面,它极力主张实行“单一的土地税”,并由占有“纯产品”的地主承担全部税负,并同时取消其他课税。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二)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 亚当·斯密:《国富论》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J·穆勒(JohnStuartMill)、A·马歇尔(AlfredMarshall)和庇古(ArthurCecilPigou)等 :“盎格鲁--撒克逊传统”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三)现代西方的财政理论 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 (1)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和财政政策。 (2)把税收作为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3)用发行公债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三)现代西方的财政理论 2.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财政理论 主要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他们认为正是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窒息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从而造成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局面。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三)现代西方的财政理论 3.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理论 (1)明确界定公共产品的产权。 (2)在公共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引入竞争机制,重构官员的激励机制,按照市场规则来组织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约束政府的税收和支出。 (3)重新设计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机制,使投票人尽可能真实地显示其偏好。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三)现代西方的财政理论 4.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 (1)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 (2)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三、当代中国的财政学说 (一)译介阶段(1900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