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概要1
高温中暑的预防 ㈠ 1、技术措施 ①工艺流程的改进 ②通风降温 2、保健措施 ①? 合理饮料,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3—5L水/日/人 20g 盐/日/人 1 %绿茶1份+0.2%盐开水1份、藩茄汤、绿豆汤、酸梅汤、盐汽水等 饮水方式:少量多次,饮料温度15—20度为宜 高温中暑的预防㈡ ②补充营养,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4-15%,维生素A、B1、B2、C和钙 ③个人防护 :工作服耐热性强,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避免头部受到热辐射。 ④医疗预防,入暑前体检 发现禁忌证: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机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内分泌疾病(甲亢);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恢复期 ⑤保证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 凡是人们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物体受振后,振动能(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发出声波的振动体称声源。噪声单位是分贝(dB)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噪声对人体影响㈠ 1、特异性作用(听觉) 1)暂时性听阈位移(上移) 2)永久性听阈位移,听力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属病理改变高频段3000—6000Hz在初10—15年内发展迅速,以后进展缓慢。语频段500、1000、2000Hz在初进展缓慢,但随时间和强度的增加的增加而逐渐加大。前者称听力损伤,语段位移达到一定程度出现语言听力困难为耳聋。 噪声对人体影响㈡ ⒉非特异性作用 1)神经系统 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反应。有情绪不稳。检查:脑电图α波改变,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减弱。 * , *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职业卫生学相关定义 职业卫生学即是劳动卫生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门学科。 基本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 职业卫生学相关定义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 素。 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学相关定义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病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主要措施: (1)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3)放射性、高毒等作业特殊管理制度 (4)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制度 (6)特殊人群保护 职业病三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是当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的健康时,应及早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措施有: (1)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职业病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是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的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主要措施: (1)职业病病人的诊断、鉴定制度 (2)职业病病人的待遇保障 严重职业病危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职业病危害: (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2)《高毒物品目录》所列的化学物质的; (3)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的; (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粉尘的; (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范围的。 粉 尘 与 尘 肺㈠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粉 尘 与 尘 肺㈡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70--2002),目前共有12种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 1、粉尘的化学成分和粉尘浓度 2、粉尘的分散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