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卫生的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心理卫生教育讲座 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是本世纪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近四十年来,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心理辅导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十多年来,在我国大中小学的学生中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一些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下降的趋势,给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效能的提高以及师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我们主要学习探讨心理卫生对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大意义,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及防治,学校心理辅导的方法等。 一、心理卫生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意义 ㈠学校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就是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它是研究人类心理健康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及规律,探讨维护和增进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的学问。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学校这个特殊群体中,师生员工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和方法。其根本出发点在于优化师生员工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人格的完善与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㈡心理卫生的功能及其在学校工作中的表现 学校心理卫生具有三级功能:初级功能——防治心理疾病;中级功能——完善心理调节;高级功能——发展、健全个体和社会。 1.预防心理疾病 现在在校学习的儿童、青少年正处在激烈变化的社会环境之中,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都对他们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又恰逢他们处在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从娇生惯养的家庭走向社会,从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到学习任务和压力越来越大。当他们面临各种心理冲突,又不能得到及时调整和外部帮助时,就可以出现心理适应不良,严重的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另一方面,教职工和领导者在工作、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荣誉、婚恋、子女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上也可能面临各种危机、矛盾和冲突,因难以解决而出现心理适应不良,严重地则产生心理疾患。学习和研究心理卫生理论科学,其目的就在于及时发现学生和教职工心理异常,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干预和治疗。 2.完善心理调节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控制能力不强,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情绪极易波动,这种心理上的烦乱很容易导致行为上的失态,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据山西省心理研究机构对太原市16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属于有心理问题的占39.54%,属于应引起关注的占24.64%。又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4亿儿童、青少年中,心理异常的总人数约6000万人,但仅有5.8%的人得到诊治。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将要帮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了解他人;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控制的方法和人际交往的技能,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始终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3.发展健全个体和社会 ㈢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职责和范围 1.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主要途径:心理卫生课程、心理辅导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咨询活动、宣传专栏、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等。 2.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 主要方法:观察、问卷、交谈、自述、心理测验等。 3.开展心理辅导 4.改善和营造生活、学习、成长、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5.研究师生员工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二.心理健康标准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宽容;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米特尔(R.Meiterman)提出心理健康者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环境,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接触; 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出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结合我国社会群体的心理特点,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论述,我国心理卫生专家认为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是: 1.正确地认识现实,辨证地对待现实。心理健康的人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而正确的认识,能持客观的态度,既不逃避现实,也不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不断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对他人内心有敏锐的觉察力,而不误解他人;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既有心理准备予以承受,又能妥善处理,表现出较强的适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