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课件-王非.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教学课件-王非

阅读理解试题分析与答题思路训练 王 非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R. C Ankerman 把阅读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即字面理解层次( literal level ), 释义理解层次(interpretative level) 和评述性理解层次( critical level) . 第一层次:读者理解的是文字的表面意义; 第二层次:读者则透过字面意义,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三层次:读者则在对原文一、 二层次意义理解的基础上, 对所读文章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并展开自己的观点。 主要题型 高考阅读理解题的题型一般分为客观问题(即:用when /who/ why/ what/ which等Wh-及How的方式提出问题的题)和主观问题(即: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意图、态度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的推断和判断才能回答问题的题)两种题型。 事实判断题 结构回指题 主旨大意题 逻辑推理题 词义猜测题 涉及一般能力要求:事实性和细节性考题 涉及较高能力要求:词义猜测; 推理判断; 主旨概括 ?与语篇知识相关的跨文化知识: 1. 有关英语国家的知识 2. 社会价值观:是非观;诚信观;个人价值实现; 3. 人际交往:平等观念;幽默与恶作剧文化;老人群体的独立意识 4. 时间观念:单一时间观与多元时间观 5. 非言语交际行为 6. 英语文化意蕴浓厚的词语 7. 受宗教支配的价值观念与习俗 8. 文学典故 陕西省近年高考阅读题材 2007 人物传记 (爵士乐手) 科普知识 (动物与天气预报) 跨文化交际 (姓名与称呼) 社会问题(青少年与网络) 社会热点(东南亚的劳务输出) 2008 旅游日记 (大峡谷) 社会知识 (照片与新闻摄影) 社会热点 (学科学与学文学的对比实验) 社会历史知识 (丝绸之路) 科普文章 (男女两性大脑对比) 2009 叙事文学 (童年时穿鞋的恶作剧) 人物传记 (黑人政治作家) 科普知识 (生活经验是否都是对的) 社会知识(介绍空中信使这一职业) 社会知识(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交际) 2010 报刊读者来信 (科普题材: 人类大脑之谜) 新闻报道 (法国游客纽约救落水儿童) 社会热点 (一个家庭体验1900年的生活) 科技题材 (防止垃圾邮件) 2011 如何在一家剧院订票 (海报) 居里夫人的女儿传纪 自我奋斗终圆大学梦(叙事) 转基因食品的种种弊端 幽默的含义,如何展示幽默感 2012 国家统一与价值观、语言等要素的关系 (文字+图表) 爸爸照顾三个孩子的狼狈一天 (按时间顺序的记叙文) 空气污染与心脑血管疾病 求职面试时的着装礼仪 如何成功地实施公共演讲 2013 对几本书籍的介绍 受到陌生人的帮助搭便车的故事 社会学家对现代社会的阶层划分 作者的儿子移民后的语言适应过程 关于宠物饲养 常见的阅读理解文章命题点: 1. 首尾段和段首句常考(主旨大意;写作目的)。 2. 较难懂的长句、复杂句、特殊句型常考。 3. 转折处与强对比处常考。 4. 偶然事件常考 (即“平地起波澜”) 5. 隐形否定词常考。 6. 因果关系常考。 7. 最高级及绝对性词汇常考。 8. 列举处和例子常考。 9. 一词多意的常见词或词组易考 10. 特殊标点常考。 偶然事件常考 (即“平地起波澜”) 偶然事件是整个篇章线索出现转折的导火索,其中蕴含着关键信息。没有偶然事件,一篇故事就没有特色,失去亮点。 偶然事件也可以看做是一个“隐形的转折点”。 偶然事件出现的标志词: suddenly;all of a sudden; just at that time; happen to …; out of curiosity, … 例:“转折处+强对比+隐形否定词” 形成的考点 2009 湖南卷第一篇 But now, 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Broad and his students, a marker in McKay’s memory was placed on the university grounds in November 2007. “I found my eyes filling with tears as I read the word ‘deceased’ (阵亡) next to his name,” said Corey Everrett, a student who found a picture of Mckay in his uniform. “This was such a simple example of the fact that he had been a student just like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