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反应精馏合成碳酸甲乙酯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续反应精馏合成碳酸甲乙酯1

连续反应精馏合成碳酸甲乙酯 杜鹏举,王海波 (唐山好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以乙醇和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在甲醇钠和三乙醇胺做复合催化剂作用下,通过连续反应精馏合成碳酸甲乙酯(EMC)。实验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原料配比n(乙醇):n(DMC)=1:4,回流比5;n(甲醇钠):n(三乙醇胺)= 1:20,以原料总质量计,催化剂(以甲醇钠计)用量为0.05% ;乙醇转化率为96.4%,碳酸甲乙酯的选择性为98.2%,同时产物分离简捷。 关键字:碳酸甲乙酯;反应精馏;酯交换 碳酸甲乙酯(EMC)是近年来兴起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英文名Ethyl Methyl Carbonate,分子式C4H8O3,分子量104.1,无色透明液体,密度(20℃)1.00g/cm3,熔点-55℃,沸点109℃,闪点23℃,介电常数2.9c/v.m[1]。碳酸甲乙酯可用于可充性电池,例如作为金属锂电池非水溶液电介质的共溶剂,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如提高其能量密度,增大放电能力,提高使用稳定性及安全性等;而且由于它同时拥有甲基和乙基,兼有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DEC)的特性,也是特种香料和中间体的溶剂,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3]。 目前,国内EMC生产工艺大多以DMC和乙醇为原料,在甲醇钠催化作用下,采用釜式反应生成EMC同时副产DEC,后续分离繁琐,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催化剂不能重复使用,增加生产原料成本,并且容易在加热管内结垢,损失大量热量,需要定期清洗,耗时耗力,影响生产,人工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我公司针对EMC的生产工艺,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1.实验部分 1.1实验仪器及试剂 乙醇,天津市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试剂级;DMC,纯度99.93%;甲醇钠,含量20%;三乙醇胺,天津市河东区红岩试剂厂,试剂级。 气相色谱: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sp-2100A型气相色谱仪(N2为载气,氢火焰检测器,气化室温度180℃,柱温150℃,检测器温度150℃,色谱柱为SE-54固定液),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反应精馏装置见图1 所示,填料为高效金属丝网,上海树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SHSL型调温电热套,天津市宣怀科技有限公司XH-HLBK型智能回流比控制器。 图1 反应精馏装置图 1—冷却水;2—冷凝管;3—测温元件;4—摆针;5—回流比控制器;6—集液管;7—乙醇与催化剂进料管;8—进料泵;9—精馏塔;10—DMC进料管;11—进料泵;12—伴热带;13—出料管;14—加热釜;15—调温电热套。 1.2实验原理 以DMC与乙醇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催化反应制得EMC,同时副产甲醇与碳酸二乙酯(DEC),这一催化反应过程一般是汽—液相催化反应,,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可逆性。反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及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所用催化剂的特性。已报导过的催化剂有碱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以及钾、钠、镁、钙等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种类繁多,但目前碳酸甲乙酯工业化生产很难实现连续化生产。DMC与乙醇酯交换合成EMC是一个平衡串联反应,该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 即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首先与DMC反应生成EMC和甲醇,然后EMC与乙醇继续反应生成DEC和甲醇。由于是可逆反应,为打破反应平衡,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在反应进行中将反应产物及时除去,从而可以实现碳酸甲乙酯的连续生产。另外(a)反应为快反应,(b)反应为慢反应,整个反应的速率由(b)决定,为了使反应尽可能以(a)为主,也须及时将反应产物转移,以控制(b)反应的进行[4]。 1.3实验方法 通过DMC进料泵向反应精馏塔中加入一定量的DMC,打开塔顶冷凝水,打开调温电热套及伴热带给装置升温,全回流操作 30min。将乙醇与催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进料泵打入反应精馏塔内,同时打开DMC进料泵,调节上下进料比例,打开回流比控制器,调节适当回流比,调节调温电热套电压,控制塔釜温度100℃,塔顶及塔釜连续出料,分别取样气相色谱测定组成。 2.结果与讨论 2.1进料的位置及配比 在不同原料配比的情况下,酯交换合成MEC的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n(乙醇):n(DMC) 乙醇转化率 EMC的选择性 1:1 85.2% 78.3% 1:2 90.2% 86.3% 1:3 94.7% 91.5% 1:4 96.4% 98.2% 1:5 96.8% 98.7%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调节DMC和乙醇的摩尔比对反应有很大影响。当n(乙醇):n(DMC)从1.0变化到4.0,MEC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当小于1:4时基本不变,为了更好提高EMC的收率,加快反应的进行,对进料的位置和配比有一定要求:乙醇和催化剂从反应精馏塔填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