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历史下册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题.doc

2017届高三历史下册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三历史下册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题

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012年 3月11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 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 2、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A.郡县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 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铁犁牛耕的推广 ②各国变法的推行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5、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 6、“(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7、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8、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9、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10、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部分情况, 该图反映了 A.“一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 B.“二五时期”我国的农业比重明显上升 C.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使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D.计划经济的实行导致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 11、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12、下列说法中,最能反映《十二铜表法》历史地位的是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C.镌刻发表在十二块铜板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onggong824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