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 *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小麦宽幅精播是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延续和发展 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及配套宽幅精播机的示范应用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当前,我省小麦亩产已达400公斤以上,地力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小麦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与小麦单产提高和生产发展不相适应,小麦播种机械的发展滞后于小麦生产的发展。 小麦宽幅精播机及综合栽培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自1997年以来小麦单产徘徊不前的局面,试验示范5年来,最高亩产达到789.9公斤(2009年),创全国冬麦区单产最高纪录。例如,在2010年低温早、持续时间长的不利条件下,宽幅播种高产麦田单产仍达到765公斤/亩,平均亩增产10%以上。 一、小麦宽幅精播是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的延续和发展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大肥、大水、大播量、普遍倒伏,粗种粗管等生产条件下创建的,1974年余松烈院士根据当时的小麦生产状况,先后在滕县沙土大队、黄庄大队选肥力较高各二亩地,用人工点播的方法进行播种,行距8寸,株距2.5播,每亩3万粒,合3市斤,基本苗每亩3万,冬前苗量82万,年后最大苗量110万,成穗数42.5万/亩,穗粒数平均29.5粒,千粒重52克,实产638公斤/亩。用人工点播方法,用最少的播种量,创造了当时北方麦区和山东省冬小麦区甚至全国冬小麦高产新纪录。 1997年经省农业厅组织小麦专家组对8个地市小麦高产麦田进行实打验收。全省有16处小麦高产达6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达到731.73公斤,创我省小麦历史最高纪录。 1997年山东省小麦高产示范实打验收达标结果表 序号 地 点 品种(系) 实打面积(亩) 亩产(kg) 1 龙口市北马镇前诸留村 8017-2 2.91 731.73 2 龙口市北马镇前诸留村 8017-2 17.44 707.30 3 龙口市中村镇龙化村 924402 1.97 642.18 4 龙口市兰高镇柳家村 90-6 2.0 642.07 5 龙口市北马镇前诸留村 8017-2 2.17 639.78 6 龙口市新嘉镇后泊子村 烟农15 2.21 624.12 7 龙口市北马镇西刘家村 烟农15 2.20 605.20 8 莱阳市冯格庄镇马岚村 鲁麦21 1.65 693.64 9 淄川区东坪镇河湾村 鲁麦21 1.045 684.70 10 安丘市凌河镇前儒林村 鲁麦7 1.83 668.83 11 寿光市寒桥镇北徐村 鲁麦23 2.0 658.40 12 莱州市良种场 莱州817 2.507 651.53 13 莱州市大原镇杜家村 莱州0253-4 2.177 634.68 14 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 鲁麦22 1.07 611.04 15 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 鲁麦22 1.02 610.20 16 肥城市边辽镇海子村 泰山915021 2.20 601.5 二、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及配套宽幅精播 机的示范应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于农业的机械化。农业部韩部长用两个52%进一步说明,201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比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2%,比十一五末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两个52%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进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阶段,标志着科技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我们70年代开始研究小麦精播时是在滕县进行精播试验示范,当时没有机械,主要靠人工点播或找有经验的扶耧手用传统的木耧播种,尽量减少播种量(每亩3~12市斤),出苗后发现有缺苗断垅、疙瘩苗多,这就出现了先进的农艺,设有先进的机械,然后采用人工疏苗、间苗和补栽的方法解决。上世纪80年代,我们山东农学院与北京机械化研究所合作研制出第一代小麦精播机“小麦园盘式精播机”(莱芜山口小麦精播机厂),应用推广面积较大。第二代精播机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近年来与郓城工力公司合作研制的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已获得国家发明新型专利,并已在山东省及全国冬小麦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 (一)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 1.农艺与农机结合体现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发挥良种增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生产没有良种不行,有了良种,没有良法、不具备发挥良种潜力的条件也不行。在粮食生产中,农机是重要的增产措施。农业机械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过程。实践证明,农艺与农机相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