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茶山瑶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研究.pdfVIP

广西茶山瑶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茶山瑶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研究.pdf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l2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哲学社会科学专辑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广 西 茶 山 瑶 传 统 建 筑 设 计 与 装 饰 艺 术 研 究 口尹翠君,任立昭 [摘 要] 对广西金秀茶山瑶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总结金秀茶山瑶建筑文化脉络、 建筑选址规律、村落布局和建筑功能特点、建筑装饰设计规律和手法。 [关键词] 茶山瑶建筑设计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07)zJ02—0047一O3 丽富饶的大瑶山是瑶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这 山而建,避风向阳,坐西朝东。村前有金秀河流过,村后紧 里的瑶族有自己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设 靠陡峻的险峰。金秀河源自金秀老山,干流长 50.6公里, 计文明。[ ]‘ ” 大瑶山里勤劳智慧的瑶族人民设 平均流量3.6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 1 210立方米/秒,最枯 目 计建造的与山地环境相适应的干栏式建筑、别具一格的吊 流量0.52立方米/秒,为人畜提供优秀的饮用水。河边有 脚楼、丰富的建筑空间布置、美丽的建筑装饰等都是今天研 长约 7公里、宽约1公里的良田512亩,土壤含有丰富的有 究传统人居环境和设计文化的宝贵材料。[z] “ ’深入大瑶 机质,生长的农作物营养丰富,品质高,为人畜提供营养优 山实地考察,研究瑶族民族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发掘民族 秀的食物。金秀村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时数适 文化与设计瑰宝,将优秀的瑶族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 中,冬暖夏凉,村落四周森林茂密、飞禽走兽众多,生态环境 发扬光大,以提高现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样的研 极佳,具有良好人居生存条件,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环 究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境 。 。’ 一 、 金 秀 茶 山瑶 建 筑 文 化 脉 络 三 、村落布局和 建筑功能 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屯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茶山瑶村 村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古村落 落,其村落沿山坡等高线垂直向上布置,建筑为砖石基础, 一 般以民族聚居方式存在,不同民族有不同特点。村落是 青砖、泥砖砌墙,青瓦盖顶。笔者在广西金秀县金秀村对茶 由若干居住建筑和家庭组成的一种实物性空间,具有一定 山瑶民居进行了长期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并深入研究相关 的社会功能,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反映了一个民族 文献资料。研究认为:金秀茶山瑶大约于明朝末期从广东、 的建筑文化、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生活习惯等。 湖南、贵县、象州、浔州陆续进入广西大瑶山腹地,几经搬迁 金秀村布局较为严谨、整齐,整个村落形成一个封闭的 后才定居金秀河谷。在断断续续的迁徙过程中和山外壮 结构。金秀村村落结构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邻居间民房共用 族、汉族交往较多,山外壮族、汉族的建筑文化对他们产生 一 面山墙,依次连接成排。每排少则六七户,多则十来户。 了很大影响,因而,茶山瑶建筑在保持瑶族干栏式建筑的鲜 排与排之间有宽约 2~3米的巷道。巷道路面一般用石板 明特色之外,还具有许多壮族、汉族建筑的特点。他们很好 铺成。巷道两头一般设有闸门,巷道与巷道相通。前排与 地掌握了壮族、汉族传统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