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僵菌)

白僵菌 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具有营养器官--菌丝和繁殖器官--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不断产生白僵素(大环脂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使体液发现机能发生变化,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白僵菌分类: 常见白僵菌共有三种:球孢白僵菌、小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球孢、小球孢、布氏三种白僵病菌,其不同发育阶段,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白僵菌有球孢虫白僵菌(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和布氏白僵菌(主要用于防治花生蛴螬)两种,登记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或油悬浮剂。 球孢白僵菌为子囊菌类的真菌,可工业化培养生产,利用其产生的分子孢子加工成微生物杀虫剂。原药外观为乳白色只至淡黄色粉末。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表皮降解酶作用,笌管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吸收昆虫体内营养和水分,进而致死目标害虫。 所谓白僵虫就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昆虫体上,在合适温湿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以昆虫体内的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大量增殖,以后菌丝穿出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害虫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虫。白僵菌制剂对人、畜无毒,对作物安全,无残留、无污染,但能感染家蚕幼虫,形成僵蚕病。 防治利用: 白僵菌能够在自然条件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虫.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某些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同时使用. 1995年美国环保暑(EPA)允许Mycotech公司生产的球孢白僵菌制剂MycotrolRWP,用于防治蚜虫和粉虱,至今为止,白僵菌在国际上已有17种产品注册登记,用于防治蛴螬、家蝇、介壳虫、白粉虱、蚜虫、蓟马、马铃薯叶甲、蜚蠊、蝗虫、蚱蜢、蟋蟀、棉铃象、棉跳盲蝽、玉米螟、天牛、甘蔗金龟子等害虫。 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可广泛应用于森林害虫,蔬菜害虫,旱地农作物害虫等。多年来,国内应用白僵菌对近40种农林害虫防治成功,目前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松毛虫、玉米螟、蛴螬、蝗虫、马铃薯甲虫、松褐天牛、白蚁、茶小绿叶蝉、桃小食心虫等。 在中国,白僵菌防治最成功的是森林、苗圃、草坪、农田等的蛴螬、玉米螟、松毛虫、茶小绿叶蝉等。仅蛴螬、玉米螟、茶小绿叶蝉三种就已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市场。近年来在有机农产品、茶叶生产中广泛应用。 蛴螬危害花生、大豆、草坪、蔬菜、苗圃等多种作物,危害面积达数亿亩,仅以花生为例,我国种植300万公顷花生,均受蛴螬危害,按20%面积用白僵菌防治计算,需防治60万公顷,需白僵菌制剂9000吨,合高孢粉400吨左右。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仅东北地区发生面积即达800万公顷,引起产量损失10%左右,如20%发生面积用白僵菌防治,计需白僵菌制剂1600吨。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上的常发害虫,常年防治面积在250万公顷左右,按10%面积25万公顷计算,需白僵菌高孢粉50吨。近年来白僵菌防治松毛虫面积每年在60万公顷,需白僵菌高孢粉90吨。国内市场白僵菌高孢粉年需求在2000吨左右。 活性成分: 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出生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溶解昆虫的表皮,由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同时产生各种毒素,如白僵素(Beauvericin),卵孢白僵菌素(Tenellin)和卵孢子素(Oosporein)等。白僵素为含N-甲基氨基酸的环状肽。白僵素为针状无色晶体,加醋酸铅于水溶液中可产生絮状白色沉淀,对茚三酮显正反应。 作用机理: 主要通过昆虫表皮接触感染,其次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侵染的途径因昆虫的种类、虫态、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而异。 扫描电镜或荧光染色观察发现,球孢白僵菌高毒菌株在棉铃虫幼虫体壁上短暂生长即形成入侵结构,而低毒菌株在幼虫体壁上产生细长的匍匐菌丝,这些菌丝会从害虫体内吸收营养,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真菌孢子萌发,其芽管进入虫体后在血腔内自由浮动,逐渐增长变为菌丝,这些菌丝通过吸收虫体内的水分和养分,不断伸长、分枝、增殖,并入侵器官部位,使整个虫体充满菌丝体。在该过程中,菌体会产生草酸钙结晶,降低血淋巴的酸度,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在适宜条件下,已被致死宿主体内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虫体表层破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