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丁文江五千元义举背后.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救济丁文江五千元义举背后

救济丁文江五千元义举背后丁文江一生,最恨人说谎,最痛恨贪污。丁氏字典里的“贪污”,包括拿干薪、用私人、滥发荐书、用公家免票来做私家旅行、用公家信笺来写私信等等。有一个杨树诚赠送丁文江5000元钱的感人故事――成为当年最能体现丁文江清廉狷介、杨树诚感恩图报的一段佳话,被广为流传 1927年,丁文江从淞沪商埠总办的职位上离任,这正是他一生中最落魄、最窘困的时候:一方面,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放出风来要通缉他;另一方面,没有了经济收入,生活怎么办?本来,淞沪总办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肥缺,但丁文江上任伊始,即宣示:“我来担任这个职务,决不想因此弄一笔钱,买一所房子享清闲福气……决不因做了总办,就改变书呆子大傻子的脾气的。”丁文江曾想方设法地为公署物色人才,却从不任用一个私人,但不用私人,就得给他们钱;甚至,他做总办时积攒下的3000元薪金,也被他大家族的人拿走。因此,丁文江经济奇窘,常闹亏空,出入也只能坐破洋车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曾经得到丁文江恩惠的人――杨树诚,通过丁的学生刘季辰给丁文江写信,希望丁能允许他致赠5000元,以渡难关。丁文江感其诚,也赏识他能深知自己不苟受的风格,便接纳了这笔钱,但表示:待日后宽裕时,再奉还 这本是私人间的授受,但不知什么原因,却很快地传播开来;胡适还专门为此事函询丁文江。丁文江回信说: ……他叫人写信来(从北京中央饭店寄来!)说,“现在我大有钱了,面粉事业很发达。想不是你不能有今天,又晓得你很穷苦。一到北京,就想寄五千块钱给你。但是晓得你的脾气,恐怕你不受,而且误会。这是完全出于我感谢你的诚意,况且我现在不在乎这几个钱,所以先写信,求你同意。望你务必许我把钱寄来。” 我固然很感激他寄钱,而且尤其感激他相信我不要钱,相信我没有钱,这却比我大多数的朋友高明多了。这一点很使我感动 丁文江还向胡适介绍了他与杨树诚的交往过程: 送钱给我的人姓杨,名金,河南人……听说他在福中公司做工头的时候,曾闹过乱子,几乎被官厅提去,以后逃到外国一次,回来了就没有饭吃 民国八年,美国人为中兴公司打钻包工,他去做工人,每月只有十六元工钱。其后美国人打钻亏了本,不干了,中兴请我荐人。他就托美国人来向我说他可以承继。但是,他是个(穷)光蛋,打钻用的金刚钻要值一、二万元,我不肯介绍他。他以后不知道如何找到了一个河南的绅士,借给他一点证券(公债之类)来做担保,方才给他荐去。所以我自问对于他,并无“恩”可言。据他说,因为我不相信他,要叫他拿债票做押品,他损失了好几千元,因为借他债票的资本家当然是不肯白借的 不但如此,他的相貌极其凶恶,说话极其粗鲁,活脱是个强盗的样子。他以前都是短衣,以后穿灯草绒的外国工匠的常服,身子不过五尺四五寸,确是生的异常的结实,一脸的横肉,我看见他心里总是有点不安,所以分外的“远而避之”。他不认得字,说不到通信,自从中兴打钻的事完结以后,他也不过来见过四五回 他从前常常对我说感激我的话。到了民国十年我为地质调查所捐图书馆建筑费,他就捐了一千元――其实那时他不过有一万多块钱的财产。我曾对他说,“你捐了这许多钱,已经是报答过我的了,因为我是感激不啻身受的。” 刘季辰后来在更正丁文涛(文江兄)记述丁、杨认识经过的说法时说: 初,中兴公司雇佣美籍钻师打钻时,所用钻机系租自福公司,时杨赋闲在焦,即由该公司派往随机看管,并率匠工作开钻。后吾所派赵君前往实习,赵、杨相识自此时。嗣杨与中兴矿经理熟识后,即建议,谓伊愿包此工,包价较美人大廉。矿经理虽然其说,顾以不悉杨底蕴未敢贸然改订。杨乃怂恿赵向在师(丁文江字在君)吹嘘,以期玉成。旋在师向朱桂老(朱启钤)进言,辞退美人,归杨承包,时杨犹未与在师谋面也 赠款的事发生后不久,丁文江便知道这5000元并非由杨一人所馈,且赠款背后的隐曲并不单纯,故而深感痛苦;自此,他便不愿再提起这件事 又过了10年,1936年1月5日,丁文江在长沙因公殉职。丁死后,《独立评论》、《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学会志》都出版了纪念专号。也就在此时,所谓杨树诚慨赠丁文江5000元的义举,又被书之于文,广为宣扬。丁文涛的悼念文章描述得更是绘声绘色: 有杨金者,尝从美人某,得钻矿术,美人回国,杨落魄,不能自存活。或怂恿之,使至北平,谒亡弟于地质调查所。弟叩以钻矿术,知有所长,为介绍于某矿场。不数年,颇有余资,杨乃走北平,以二千金献弟,曰:“微公,某不能有今日,敢以此为报。”弟却之,杨固以请,弟方为地质调查所募款筹设图书馆,乃请杨以一千金捐为建筑之资。又数年,杨已致富,不从事钻矿矣,方营面粉厂于徐州。某年,弟在大连,一日,得函,署名杨树诚,启封,则五千金汇票也。且附以书,曰:“公于某,不啻生死骨肉。今某已富,闻公弃官后多债负。某不报公,无以为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