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绩卓著的《晋察冀画报》
功绩卓著的《晋察冀画报》
画报的内涵
1942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在河北平山支角沟正式成立,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敌后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新闻摄影科为骨干,于1942年扩建成的新型摄影采编、印刷出版机构。沙飞任主任,罗光达和赵烈分别任副主任和政治指导员。这是抗日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16开本。创刊特大号,94页,共刊载摄影作品162幅,用汉英两种文字做说明,内容丰富,比较全面地记载了晋察冀边区5年来的战斗和建设生活,定价为国币10元。通过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发行,再由延安新华书店各地分店支店及全国各大书局经售。晋察冀画报社还对内外征稿,并对入选者给予每件1至10元的报酬
画报以大量富有战斗性的新闻照片、漫画、木刻,详实的通讯和英雄人物传记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了大龙华歼灭战、黄土岭战斗、陈庄战斗、挺进塞外、神出鬼没的麻雀战、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白求恩大夫、战斗英雄邓世年、民兵爆破英雄李勇、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和根据地建设等等
1942年7月7日,聂荣臻在创刊号上题词:“5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的画刊里:它告诉我们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的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
《晋察冀画报》社在抗战烈火中生存了六年,共计出版13期,发行3.2万册;还出版单张《晋察冀画刊》44期,每期发行1万份;出版《晋察冀画报丛刊》4册,《毛泽东近影集》1册以及《摄影新闻》、《晋察冀画报号外》等。同时,还向延安等解放区及国统区、香港等地编发晋察冀新闻照片稿;向城镇、农村、部队编发展览照片,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巡回展出。画报刊载和保存了很多珍贵的作品,它们具有永久的史料价值和思想艺术价值
由来和归宿
《晋察冀画报》是由《抗敌画报》和《解放画报》演化而来的。抗日战争开始后,大量的宣传抗日救国的报刊蓬勃发展。除了党内刊物、综合性刊物外,还出现了一大批画报如《抗敌画报》、《解放画报》、《战线画报》、《冲锋画报》、《七月画报》、《前卫画报》、《火线画报》、《挺进画报》、《农民画报》、《青年画报》、《儿童画报》、《晋察冀美术》、《大众画报》、《战斗画报》、《晋绥人民画报》等。这些画报大都因为日军的扫荡或战争而消亡,也有一些在各个根据地之间不断迁移。其中成立于1941年的《解放画报》,因为日军在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仅出几期就关闭了。但是,抗战宣传迫不及待,这种环境为《晋察冀画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契机
1944年和1946年,画报社抽调一批干部支援冀热辽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在《晋察冀画报》的帮助和影响下,各根据地的画报事业和摄影工作也逐步发展起来,如《冀热辽画报》、《人民画报》、《山东画报》等。到建国前夕,全军出版各类画报、画刊已有25种之多。1948年5月,《晋察冀画报》与《人民画报》合并,改出《华北画报》,标志着画报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张家口旧址
张家口市桥东区解放后街1条1号院,就是当年名震遐迩的《晋察冀画报》社的旧址之一
《晋察冀画报》社原址为伪蒙疆政府新闻发送局,张家口解放后,接收了日伪的一些设备,壮大了我们的队伍。晋察冀画报社坐北朝南,是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建筑,东西宽30米,南北长40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迎街是栋二层小楼,一楼正中开门,东西各两间办公室,二楼共有5间办公室。后面院子400平方米,当年画报社编辑们栽种的松柏、杏树,今已郁郁葱葱。四周东、西、北回廊及17间平房,平房为暗室、制版、排版、放样、校对等工作室、印刷车间。整个建筑布局集采访、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为一体
延安文化界大批优秀人才和知名人士开赴张家口,《晋察冀画报》社成为革命文艺家和战地记者们聚会工作的场所,成为解放区重要宣传阵地和出版发行机构,从1945年9月至1946年9月,向全国出版发行了数十万计的画报、丛刊、影集、读本,拍摄了大量革命新闻图片,编审制作了大量胶片资料,毛泽东誉之为”一大功绩”。《晋察冀画报》成为全国和国际社会了解解放区的窗口,张家口也因此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文化城”,在全国誉为“第二延安”,在解放区誉为“模范察哈尔”
(7月26日《燕赵都市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