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五章:杜牧七绝的审美意象与艺术风格
第五章:杜牧七絕的審美意象與藝術風格
第一節 杜牧七絕的審美意象
「意象」一詞,英文是「image 」,是在二十世紀初由休謨(T.E.Hume) 、龐德
(Ezra.Pound)等西方文學家提倡以後,才被廣泛地使用。休謨曾強調詩歌表現上
意象的重要性,他說:「要想掌握真實,必須由直覺入手,而直覺是無法用抽象
語言來表達的,唯有依賴意象。詩人的責任便是運用意象來表達直覺所體驗到的
1文中休謨認為詩人職責在「意象」的運用,以意象來表達人們所
真實世界。」
感知的世界。另一學者龐德也重視意象的表現,他說:「詩人們與其卷帙浩繁,
2
著作等身,不如一生中創造一個意象。 」 龐德此言幾乎把「意象」的創造,看
成了詩人成就的指標。上述兩位西方學者均認為「意象」對文學創作而言,是不
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探索文學作品的意象研究雖已是西方現代文學批評所關注的焦點之一3 ,事
實上,中國傳統文學早就有意象概念的提出,只是未形成有系統的理論闡釋。在
中國文學理論中,明確提出「意象」這一美學概念的要算是劉勰,他在《文心雕
龍·神思》中說:
是以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積學以儲寶,酌理以
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
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4
在文中,劉勰對「意象」在藝術構思中的重要作用、意象的創造,以及意象的美
1 傅孝先:《困學集:西洋文學散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79 年 2 版) ,頁245 。
2 傅孝先:《困學集:西洋文學散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79 年 2 版) ,頁245 。
3 韋勒克、華倫合著:《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85 年) ,頁303-306 。
4 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 年初版 3 刷) ,卷26 <神思>,
169
學內涵,作了可貴的探討,使意象正式成為文學藝術的範疇。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也是詩歌意象新穎獨造的時代,如盛唐王昌齡
在《詩格》中說:
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鏡,率
然而生。二曰感思。尋味前言,吟諷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
於象,心入於境,神會於物,因心而得。5
此文中,王昌齡提到「意」與「象」若未契合,則詩思便不通暢,故詩人應將主
觀精神投入自己的審美對象之中,去對事物作內心的觀照,意象始生。
中唐的白居易在《金針詩格》中對意象的看法,也有如下的主張:
詩有內外意,內意欲盡其理,理謂義理之理,……外意欲盡其象,象謂
6
物象之象。
詩人白居易清楚地指出,在詩歌創作中,內意與外象之間是有密切關聯的,也就
是說詩人主觀內在的情意,必須與客觀外在的物象作緊密的結合。
晚唐的司空圖在他的《二十四詩品·縝密》中,更從詩學的角度,標舉出「意象」
的說法:
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開,清露未晞,要
路愈遠,幽行為遲。語不欲犯,思不欲痴,猶春于綠,明月雪時。 7
文中,司空圖將「意象」比作春天的新綠,立意須出新;又擬之為明月與白雪交
輝的光芒,須自然化奇,渾成一片。因此語言不能過於華麗而使讀者得言忘象,
相對之下思路也不能呆板阻滯而使讀者得象卻忘境了。
從劉勰以降至唐代詩人,針對「意象」一詞提出各人的美學概念,雖然中國
古典詩歌是以抒情為主,但為了突破抽象性語言概念的限制,詩人多半會採用「不
頁 515 。
5 王昌齡:《詩格》,見顧龍振編輯:《詩學指南》(臺北:廣文書局,1973 年再版) ,卷3 ,頁8 。
6 陳應行:《吟窗雜錄》,見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 年臺初版) ,頁
55 。
7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見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第 1 版第 3 刷) ,
頁 322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