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贴敷疗法业务学习概要1
敷贴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养生保健治病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用介质(如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药液等调成糊状,或用油脂(如凡士林等)制成软 膏、丸剂或饼剂,或将药末撒于膏药上,再敷贴于穴位、患处(阿是穴)等部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作用,达到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贴敷疗法的定义 明《本草纲目》 “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 得小便利,则肿消。” 宋《太平圣惠方》 “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为散,涂帛贴脐,须臾即止。” 东汉《伤寒杂病论》 唐·孙思邈在《孙真人海上方》 “小儿夜哭最堪怜,彻夜无眠苦通煎,朱甲末儿脐上贴,悄悄清清自然安。” 将贴敷和穴位关联 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之法,而且列举的各种敷贴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 如治劳损的五养膏、玉泉膏 春秋战国时期,《灵枢·经脉篇》 “足阳明之筋……颏筋有寒,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 贴敷疗法的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 清《医宗金鉴》 采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敷脐,加以冷热刺激, 以治疗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 (一)中医理论原理 1、理同内治: 病从外入、由表达里,即有外治以应之,故先取其外。病由内生,形诸于外,由里达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能治内。敷贴疗法同样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到达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发挥其治疗作用。 2、药同内治 无论内服汤药和穴位敷贴,所选用的药物均有各自独特的四气五味、作用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通过君、臣、佐、使的相互配伍组合以祛除病邪。 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 (二)现代医学理论原理 1.整体作用 (1)透皮吸收作用 (2)水合作用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的分子相结合的作用称为溶剂化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对于水溶液来说,这种作用称为水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 (3)表面活性剂作用 (4)促进吸收的作用 2.局部作用 (1)抗菌抗病毒作用 (2)祛腐生肌作用 经络的作用 绕过胃肠屏障而直达病灶 口服药物都是通过胃肠吸收而达全身各个部位(不论是有病需要药物的部位还是无病不需要药物的部位),最后由肝脏解毒、排出。为了达到治病目的,在为一个部位治病的同时使全身各个部位都受到了药物的毒害,也加重了肝、肾解排毒负担。与口服药相比较,敷贴疗法用药绕过胃肠屏障而直达病灶,用药量小,对身体其他部位几乎无毒副作用,肝、肾解排毒负担小。随着透皮技术、缓释技术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应用,药物作用于病灶更直接、更持久。 人体经络系统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敷贴疗法是将药物敷在特定的部位,即腧穴。穴位为经气游行出入体表之所在,敷贴之药于穴位之上,药气速到经脉,摄于体内而达到病所,从而达到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之效,祛邪外出之功。因此,敷贴疗法不但能治疗局部病变,还可以通过药物对腧穴和经络及脏腑的作用,治疗全身疾病。因为穴位皮肤角质层较薄,较周围皮肤阻抗力为低,以及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道。因此,药物敷贴于特殊经穴,能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 敷贴药物,切近皮肤,彻于肉理,如同内服药物在肠胃内分清别浊,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到经脉摄于体内,融化于津液之中,具有内外一贯之妙,随其用药,能祛邪,拔毒气之外出,抑邪气以内消;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挫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基于以上两点,穴位贴敷疗法可收到穴效、药效的双重效应。 作用原理 敷贴之药物的作用 器具 (1)粉碎器:用以粉碎,研磨、碾压饮片 (2)粘贴剂:固定物 贴敷疗法的器具、药物及剂型 常用药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方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者研末作为敷贴用药以防治相应疾病。也就是所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敷贴疗法临床常用药物大致可分三类: 1) 通经走窜、开窍活络类药物: 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樟脑、皂角、乳香、没药、花椒、肉桂等。此类药物具有芳香通络作用,能够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 2)刺激发泡类药物: 如白芥子、斑蝥、生姜、甘旱莲草等。此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能够较好地发挥刺激腧穴作用,以达到调节经络脏腑功能的效果。 3)气味俱厚类药物: 如生半夏、附子、川乌、草乌、巴豆、生南星、苍术等。此类药物气味俱厚,药力峻猛,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