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3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误分析的步骤:(科德将其分为5步) 搜集语料——鉴别偏误——对偏误分类——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评估偏误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到交际 偏误来源: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过度概括、过度泛化)——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 1.母语负迁移 : 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 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这一类偏误一般在其母语中找不到根源,而且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常常出现同样的偏误。这是学习者内化规则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 3.文化因素负迁移 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形式上的偏见,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有迁移、过度泛化、简化。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有很多,回避和语言转换。 5.学习环境的影响 教师、教材、课堂训练偏差等 对待学习者偏误的态度: 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有的现象,是正常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 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及偏误来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 纠正学习者的偏误,既不能采取不分青红皂白有错必纠的机械态度,也不宜采取能不纠就不纠的过分宽容的态度。 中介语理论 何谓中介语?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中介语假说。 定义: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中介语的特点 1.独特性。是一种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独特 的语言系统 2.动态性。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 (呈一定的阶段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第一语言向目的语靠拢) 3.反复性 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地重现 4.顽固性 僵化、化石化现象 ?中介语是一种语言事实现象,可以感知,可以描写,可以分析,以学习者个案为表现形式。 如果把中介语看做是一种抽象的类型,那么学习者个人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特殊语言现象可以看做是中介语的实例 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的关系 长期以来,对于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的关系有两种错误的看法,一种是将偏误分析与中介语对立起来,另一种是将二者完全等同。实际上中介语理论比偏误分析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偏误分析是把外语学习者发生的偏误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所关注的是学生所使用的目的语形式(实际是中介语)与目的语本身固有的规范形式之间的差距,以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中介语理论则把学习者使用的目的语形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加以研究,从而发现外语学习的规律,揭示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动态过程。由此可见,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有交叉的部分,但二者关注的对象、终极目的又是有所不同的。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五) 第三章 语言学习 第一节 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一、学习和习得概念之分 (一)(吕必松) 语言学习:学习语言的行为,包括自然环境中学习 和在学校里的课堂上学习。 语言习得:习得就是学会或获得。语言习得就是通 过学习而学会或获得语言。习得强调学 习行为中的一种过程。 (二)克拉申(S.D.Krashen) 习得:潜意识(不知不觉)——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母语) 学习:有意识(专门指导者) ——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关系:交叉,渐变 评价:过分强调潜意识的作用,贬低有意识的、特别是课堂学习的作用。 输入假说理论(input hypothesis) ◆(1)习得与学习假说 ◆ (2)自然顺序假说 ◆ (3)监控假说 ◆ (4)输入假说 ◆ (5)情感过滤假说 (1)习得与学习假说——基础 习得:潜意识(不知不觉)——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母语) 学习:有意识(专门指导者) ——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 关系: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