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商鞅变法 1、变法的背景 私田出现 奴隶主→封建地主 奴 隶→ 封建农民 变法 铁农具 牛耕 都江堰 商鞅变法 生产力发展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 强力推行 令行于民期年一整年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商鞅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处罚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秦孝公赢渠梁大哥 ,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遵照令。 ——《史记·商君列传》 建立封建土 地私有制 vs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加强中央集权vs诸侯任命,地方势力膨胀 1、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国君委派官吏 奖励生产 国富 军功爵制 兵强 2、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 土地兼并——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研究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原因,大致有暴政、天灾、宗教等等,而土地的私有、买卖和兼并则是其主要的原因。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变革,历朝历代的治乱兴替,最后的核心矛盾皆来源于土地,董仲舒说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常态。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不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吗?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买卖的发展。千百年来,土地私有、买卖、兼并一直被视为国之大害,历朝历代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一旦土地向少数人集中,不仅会使国家丧失税源,而且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会铤而走险,发动起义。历代统治者、史学家对这一问题都倍加关注,提出所谓“土地兼并——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的流行模式。所以各个朝代对土地问题特别重视,尽管不能完全杜绝土地兼并,但政府都要对土地进行再分配,从而避免土地的过于集中。 土地兼并 洪武初年,山西惟晋府一王,岁支禄米 10000 石。今增郡王、镇辅奉国将军、中尉而下,共 2851 位矣,岁支禄米 870000 有奇。由 10000 石增而 810000 石,则加 87 倍矣。臣考山西额田,初年 410000 顷,弘治十五年存额380000 顷, 减额者 30000 顷矣。禄米则由 10000 石增而 870000 石, 额田則由 410000顷减而 300000 顷。此山西额数也。举山西而推之,天下可知也。而从嘉靖到崇祯时,王府庄田扩张达到了顶峰。根据夏言 在《查勘报皇庄疏》中的统计,明武宗在即位的一个月之内,京畿的皇庄就由以往 的 12800 顷,猛增至 37500 顷。到了武宗正德十六年( 1521 年),京畿的各项庄田 更达到 290900 顷。“以庄田最为集中的北直隶为例,到嘉靖初期,庄田占地达 2000 余万亩,比弘治时期扩大了 6 倍,占当时北直隶全部耕地的 74%。” 而到了明朝天 启时期,山西全省上好优质的田地,几乎全为宗室所占有。而在当时,北方的土地 现状却是“畿内八府良田,半属势家” ;“公私庄田逾乡跨邑,小民恒产岁朘月削”。于是到明代中后期就产生了土地高度集中的恶性后果。《明史》则言道:“盖中 叶以后,庄田侵夺民业,与国相终。” 黄宗羲定律 所谓 “ 黄宗羲定律” 是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当农民负担过重以至于威胁到统治者自身统治时, 历代统治者都会对农民所征税费进行一定改革, 但是改革之后不久, 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反弹甚至涨到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没有能走出这个历史怪圈.秦晖认为由于我国传统赋役历来就有“ 明税轻、暗税重、 横征杂派无底洞” 的弊病, 而在专制王朝费用刚性增长的条件下, 财政安排只能“ 量出制入” 而不能 “ 量入为出” 。 为克服胡征乱派之弊、 减少税收中途流失和官吏层层贪污中饱,并税一一除费一一简化税则就成为主流的改革思路。 仅在明清两代, 便搞过 “ 征一法” 、 “ 一串铃” 、 “ 一条鞭”、 “ 地丁合一”等等。 一般说来, 上述改革大都可以在短期内使“ 向来丛弊为之一清”,然而它的中长期效果却无例外地与初衷相反。 . 商鞅变法时期所确立的军功爵位制度有: 小夫——公士——上造——簪褭——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 ——公乘——五大夫——大庶长——左更——“四更” ——大良造。《商君书》中写到“能得爵(甲)首一者, 赏爵一级”.职位越高之人要求军队斩首数量越多.将士将所斩获首级陈列三日,检查三日,将军对确定无误的给予爵位的赏赐.普通军吏建立军功最高赐爵为公乘, 不会再往上升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秦国有记录的败仗共有五次: 公元前 270 年,秦国伐韩于阕与,赵国救之,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昭王四十九年,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少利,兵亡五校;同年,秦昭王使王龁代 陵,仍不能拔,后被春申君和魏国合力攻秦,秦军多失亡;同年,郑安平被赵所围急,以兵二万人降赵;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