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锋》的一场交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交锋》的一场交锋

关于《交锋》的一场交锋“如果是在过去,对于这个政治理论争端,会做出政治判决,但是现在双方到法庭诉讼,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法律解决理论争端的案例” 有人说,如果马立诚和凌志军笑着走出法院的大门,那就是改革胜利了 1998年11月26日中午1点半,冬雾蒙蒙,入冬以来第一场雪还未融化。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门口站满了人。这些人中有新闻记者、中央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官员、法律界人士、学者、作家,以及一些出版社和杂志社的负责人 他们是来旁听一桩诉讼案的――《当代思潮》杂志主编段若非状告《交锋》一书作者马立诚、凌志军,以及出版此书的今日中国出版社 当时,北京市二中院还没搬进方庄的新大楼,屈居在南三环刘家窑立交桥南侧的东铁匠营胡同。得知此案开庭,包括香港、日本在内的一些媒体,特地空出版面,延迟下班,等待来自北京的消息 近两点,人们陆续步入法庭。其中,一个中年男子向被告席上的马立诚招了招手,然后落座旁听席。此人正是时任山西省体改委主任、后来因在山西长治“变法”而声名鹊起的吕日周。据说,吕日周是从山西专程赶到北京旁听《交锋》官司的 一桩著作权诉讼案,何以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洋彼岸的美国《新闻周刊》做了这样一番解读:“《交锋》如果胜利,那将是改革的胜利,而原告如果胜利,将是左派的胜利。” 《交锋》引发交锋 此案的焦点是《交锋》这本书。该书由人民日报社马立诚、凌志军撰写,1998年3月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对那几年图书市场有印象的人都知道,当年曾有一套“中国问题报告”丛书,深受欢迎。这套书正是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总顾问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交锋》就是其中的一本 《交锋》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包括盗版在内,海内外发行量超过XX年报》评论的,“《交锋》是一部XX年思想解放史,是一部能够产生巨大阅读期待的激动人心的当代政治思想史。” 书中批评了阻碍改革开放的“左”的思潮,特别是揭露了“左”的势力的四份“万言书”,所以一出版,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1998年4月4日下午,众多学者在北京大学风入松书店举行《交锋》研讨会。经济学家厉以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之一孙长江、民进中央副主席邓伟志、北京大学教授赵宝煦、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白钢、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清华大学教授秦晖、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满素、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等人出席会议并发言,支持《交锋》 厉以宁在发言中说,“当前中国任何一个热点问题都有两种不同思想的交锋,比如说国企改革、下岗分流、道德重建等问题。我们要用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停滞倒退。” 4月8日中午,时任海协会会长的82岁的汪道涵,在上海国际饭店宴请台湾政要及文化界人士。餐叙中,汪道涵打开一袋书,对大家说:“我要向各位推荐一本书,书名是《交锋》。虽然我对这本书有些观点还不能完全赞同,但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大陆当前的情况,增加两岸的了解与沟通。这本书能够出版,说明大陆的进步。”在汪道涵的推动下,《交锋》的繁体字版于1998年6月XX年届80岁的中国社科院前院长胡绳读了《交锋》,对中央党史研究室前副主任、《百年潮》杂志社前社长郑惠说:“为什么邓小平讲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的话不是凭空讲的。的确是有动摇,历史上动摇过,现实中也有动摇。89年下半年,90年、91年这两年半动摇得很厉害。有一家杂志1992年第一期还发文章说要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时舆论界动摇得很厉害。” 从万里和胡绳当年的话中,不难看出那一年改革与“左”的势力的激烈交锋 就在风入松的研讨会开过一周,4月10日,北京西四全国政协礼堂三楼会议厅里,针对《交锋》,举行了另一个会议,声讨《交锋》 《中流》(现已停刊)杂志主编魏巍的发言最有代表性。他说:“我翻阅了《交锋》,这本书的一些题目很吓人,什么三次思想解放,什么冲破姓社姓资,什么冲破姓公姓私,真是其势汹汹。在党的文件上是找不到这种提法的。这本书的名字叫《交锋》。我说,不错,这场斗争确实是在交锋。问题是为什么交锋,谁同谁交锋。今天我们和一些人交锋的性质一目了然。从当前这场交锋的性质来看,是要不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斗争。《交锋》的结束语说,三次解放贯穿一条反左主线。我说,不对。这本书的指导思想倒是有一条主线,这就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把改革引入歧途,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化,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 “他们批左,实际上是批马克思主义,批社会主义。凭一些编造出来的条条,就要冲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你们做得到吗?你们冲得破吗?如果不讲姓社姓资,岂不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背叛?如果不讲姓公姓私,岂不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和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背叛?” 这个会议之后,以《中流》《当代思潮》《真理的追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