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不想女儿像我一样打工
我不想女儿像我一样打工“赚了钱,就在广州安一个家,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过日子。”
她来广州十年了,一直这么想
十年来她做过保姆、宾馆服务员、工厂流水线工人、快餐店员工、餐厅主管、音像店店长,也经营过自己的快餐店。从打工妹到小老板,又从小老板到打工妹,似乎是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但在她看来,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这十年好像活了大半辈子。”我惊讶这是一位26岁的女子说出的话。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好几岁
她叫皮新华,初见是在一家商场的音像店。她正向顾客介绍碟片,一举一动透露着成熟与老练
我开始听她的故事,从她来广州开始
1994年,我高中二年级没念完就来到广州,那时候只是想出来见见世面。干了一年多,厂子倒闭,我也回了湖南老家
回到家就发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他们结伴去上海、福建、广东一些沿海城市。在家呆了一个多月,闷得慌,我感到已经不能再适应农村生活,就和隔壁家男孩又来了广州。那是96年的时候
回到广州,我找到以前工作过的厂子寄宿。那个时候,找工作心切,每天看见有“招聘”的地方就盯上去,像没头苍蝇一样。早上出门到天黑回,饿了就买一个面包,也不觉得苦。这样沿着大街小巷找了XX年,我从宾馆辞职,与男友结了婚,然后回老家生孩子。8个月后,我又回到了广州。这次来广州,和从前相比,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里多了个女儿,父母只养了我一个,丈夫一个人的收入不够开支,我必须找一份工作拼命干
我找到一家叫大西豪的快餐店。一年时间里,我从店员竞争上岗到餐厅主管。这段工作经历让我了解了广州,并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从前在宾馆的工作则封闭得多
我的广东话就是这个时候“逼”出来的。刚开始用普通话和顾客交流时,一些广东老太太经常喊我“捞妹”(粤语:打工妹),这让我很讨厌,就下定决心要学会广东话。那段时间,我每天都用蹩脚的广东话和别人交流,别人笑我,我还是坚持说。一回到家就放粤语电视,听粤语歌,在外面就有意识地默记广东人的对话,大概3个月之后,就发现没有老太太当面喊我“捞妹”了
我抓住每一个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我以前爱“叽叽喳喳”,但现在不愿意和别人多说,因为我说话直率,经常得罪了人,老板经常收到对我的小报告。别人说我不行的,我会把它做得更好
这一段时间,我和丈夫动了一个念头:开一家自己的快餐店。那时我已经积累了很多经营快餐店的经验,我丈夫又是餐厅厨师,我们信心十足
说干就干,我们投入了所有的打工积蓄,选址、装修、开业……每天从早上五六点忙到凌晨,一天下来休息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那时只有一个想法:早点赚回投入的成本
刚开始每天的收入都有两三百块钱,我们整天干得乐滋滋的。但很快隔壁的快餐店在一个月内就增加了四家。价钱低到3元一份,每天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税费,收入只能基本维持开支。到后来我们干脆就躲税,收税的人来了,我们就关门,等他们走了又营业。这样生意就更差了,五六个月后,我们关门了,半年的辛苦只留下一些桌椅和餐具
再后来,她应聘到现在的音像店
1996年春节和她一起到广州的男孩,已经和一位老乡结婚、生了小孩,在番禺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开了一家五金零售店
皮新华笑着说,这就是她的奋斗目标,这些年来一路颠簸,有笑有泪,她从来没有放弃过
下午,我陪她去总店拿CD,从小路步行来回大概一个小时,她不乘汽车,哪怕是公汽,为了省车费
我们边走边聊。她和丈夫有空时会去看看楼盘,她想今年夏天租一个凉快点的房子,想把父母接过来住一段时间,她也想多认识几个朋友
一路走一路聊,她的话题总离不开女儿。她觉得很愧对女儿,女儿呆在老家,从小就没有在自己身边。她更担心女儿的学习,女儿现在一年级“六七十分”的成绩,让她责怪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她曾几次想把女儿接到广州,因为“广州的小孩从小就有良好的学习条件”
“对女儿,我只有一个希望”,皮新华说,“能多读些书,找一份稳定点的工作,至少要有一技之长,不能像我一样打工。”
回到音响店,整理完新拿回的碟,已经是晚上8点多,皮新华从抽屉里拿出两大盒从老家带来的饭菜,其中一份是给店里一个小女孩带的――跟她当年一样外出闯荡,“一个小女孩,在外面很不容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