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暴毙弟弟――用名字作动词
暴毙弟弟――用名字作动词据报,十多年前切断丈夫命根子的那位悍妇包比特(Lorena Bobbitt)的妹妹娄艾娅(Louella),最近效仿姐姐,给自己的丈夫也来了一刀。虽未斩断命根,却足以让许多人认为这令天下男子最畏惧的一手显然流淌在她们家族的血管里。甚至有人把“包比特”用作动词:“Youd better sleep with an eye open so that you won’t be bobbitted.”(你最好睁着一只眼睡觉,以防老婆让你暴毙弟弟。)其实包比特并不是这两姐妹的娘家姓,但我借此机会说的事和她们的血统无关,我想谈谈英文可以用名字作动词这一与中文不同的语言现象
最著名的,或不如说最臭名昭著的英语姓氏,当属“林蚩”(Lynch)。碰巧了,这名字的发音很像“凌迟”,但它用作动词的意思是“上私刑,私自处死”。那还是在美国建国初期无法无天的时候,宾州有个叫林蚩的上尉(Captain William Lynch)喜欢以暴易暴,私设公堂,号称是为了维持治安。如果说他那么干在18世纪80年代多少还有些必要,到1835年10月《新英格兰月刊》(The New-England Magazine)首次把Lynch用作动词时,这个字就已经带有种族主义色彩了。受刑者是一位涉嫌有反蓄奴倾向的人,被暴徒涂上沥青,粘满鸡毛示众。而后,Lynch作为动词,总是指对嫌疑犯不经过正常法律程序审判,就私下施刑,甚至处死,而且往往是白人对黑人实施的。可悲的是,时至今日,在美国仍有私刑案件
还有一个血腥的英文字guillotine(断头台,断头,施斩刑)来自法国医生吉若丹的姓(Guillotin) 。其实这吓人的机器并不是他发明的。早在1307年4月1日,就有一个叫巴拉的(Murcod Ballagh)在爱尔兰的断头台上丧命。德国、意大利也都用过这种机器。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由于要处以死刑的贵族太多,吉若丹医生于1789年10月10日第一次呈上他关于废除酷刑,使用断头台的提议。几经讨论,三个月后,该提议才获通过。倒霉的吉若丹医生,本来出于人道,为减少死刑犯的痛苦,才写了洋洋洒洒六篇文章,论说使用断头台的理由。结果,由于大革命极其残暴,斩了太多人头,包括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描写的那些无辜的善良人,断头台使法国大革命蒙污,也把吉若丹医生的名字变成动词了。他家后人曾打官司要求法庭下令不准使用他们的尊姓来表示断头。法庭哪管得了人们如何使用语言?结果他们败诉了,要改,您自己改姓去吧!所幸的是,随着实施死刑方式的改变,guillotine的意思衍变了。现在这个动词主要用来表示在国会规定辩论时间,也就是制定截止期限(deadline),省得争论起来没完没了
大家知道三明治(sandwich)作为动词,意思是把某人或某物像三明治那样夹住。比如:“The bus was crowded,but I was lucky to be sandwiched by two pretty girls.”(公共汽车很挤,但我有幸被夹在两位美女之间。)这Sandwich原本是个名字,那是英国蒙塔古侯爵(John Montagu, the 4th Earl of Sandwich)的封号,他的领地名称是三明治。这位爵爷嗜赌如命,连饭都懒得去餐厅吃,经常命令仆人用两片面包夹上肉给他送来,边吃边赌。用他的称号作动词,最早见于1762年(OED)。他在美国革命时期就任皇家海军元帅,多亏了这位好赌的爵爷不务正业,不然美国到现在可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呢!记得16年前在耶鲁大学的一个小美术馆里第一次见到这位仁兄的肖像,我由衷地感谢了一番这位发明如此简便吃法,并对美国独立做出巨大贡献的赌徒
抵制,英语是boycott,港台音译为“杯葛”。这个词来自一个英国上尉的姓氏博依科特(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他在爱尔兰为英国爵爷(Lord Earne)看管农庄,正赶上爱尔兰闹土改。佃户们于1880年9月要求减租减息,他愣是不答应。于是,土改委员会主席帕纳尔(Charles Stuart Parnell)号召爱尔兰贫下中农不给他干活,店铺不卖他东西,连信都不给他传递。最后,他的庄稼是在900名士兵保护下,由50名从北爱尔兰来的帮手给收割的。这件事惊动了整个西欧,他的名字遂家喻户晓。《伦敦时报》 (Times of London) 于1880年11月首次把他的姓用作动词。1897年,他去世时,他的姓boycott已经代替“有组织地抵制、孤立、排斥”而成为简洁的动词、标准的用法,而且小写了
英文能够化名字为动词,根本原因,我认为是那些西方的名字本身没有意义。严格地说,是它们的原始意义已经被大众遗忘了。所以在特定环境中可以赋予它们新的意义。中文名字一般都有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