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诺 魔幻现实主义已经发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波拉诺 魔幻现实主义已经发臭

波拉诺 魔幻现实主义已经发臭XX年12月,《纽约时报》按惯例公布了该报书评周刊编辑部评选的年度十大好书。其中,已经于4年前去世的智利作家罗伯托 波拉诺在英语世界所获得的认可与重视可谓姗姗来迟。XX年,波拉诺由于等不到肝脏捐赠移植而在盛年去世,年仅50岁。就在他去世前6个星期,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一个拉美文学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波拉诺是1990年代最重要的拉美作家 波拉诺1953年生于智利圣地亚哥,1968年移居墨西哥城。他从小崇拜博尔赫斯,经常把想读的书从书店里偷回家。由于迷恋文学,他高中辍学,埋头写诗,并参与到六七十年代墨西哥、萨尔瓦多的各种左翼文人运动中。1973年随着阿连德领导的社民党选举获胜,波拉诺回到祖国智利,希望参加到这场左翼革命中。但是皮诺切特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波拉诺被视为外国来的恐怖分子,在监狱呆了8天 1974年回到墨西哥后,波拉诺与一群诗人一起组成了一个诗歌团体infrarealistras,风格上是法国的超现实主义融合了墨西哥风格的达达主义 1977年,一次失败的爱情使他决心离开墨西哥,“如果我继续呆在墨西哥,我会上吊。”他去法国、西班牙、北非游荡了一年,并在佛朗哥死了以后到巴塞罗那生活。由于担心那里放纵的生活影响创作,他开始沿着地中海沿岸作了一次长长的流浪之旅,一路走一路干各式各样的活:葡萄园采葡萄工,码头工人,营地保安,小珠宝店老板,业余时间继续写诗。这段流浪生涯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1980年代中期,波拉诺在西班牙一个度假小镇布拉内斯定居下来。他戒了海洛因,娶了加泰罗尼亚女子卡洛琳娜1990年,第一个儿子出生了,不久,女儿也降生。当了父亲的波拉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决心过正常的生活,承担起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痛苦地放下诗歌,开始写小说 一开始,波拉诺参加各种全国性的短篇小说比赛。每当一个小说获奖,他就把这个小说重新起一个标题,参加另一个比赛――结果仍然得奖。38岁时,波拉诺得知自己的肝脏出了大问题。他开始集中精力疯狂写作。从1996年开始,他每年至少出一本书。他常常连续两天两夜在案头写作,有时因此错过跟医生的预约 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30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该书获得智利国家图书奖,罗慕洛国际小说奖(这是拉美最重要文学奖之一,前三届获得者为略萨、马尔克斯、富恩特斯,早期每5年颁发一次。目前为两年颁发一次) 小说讲述了1970年代一群墨西哥年轻诗人的生活。1975年,17岁的墨西哥孤儿胡安“灵感现实主义派”的诗人混在一起。小说的第一部就是通过马德罗的日记介绍这群人的生活。这群人的首脑一个叫尤利西斯为反皮诺切特政权蹲过几天班房(这两个人体现了作者自己性格的不同面)。马德罗深入这群人的生活后,发现他们用贩毒赚来的钱办了一份诗歌杂志。“灵感现实主义派”这个名字,借用了19XX年代墨西哥一个诗歌运动的名称,其中有位女诗人CesareaTinajero,特别受他们的推崇和迷恋,但是他们却到处找都找不到她留下来的诗集,只知道她几十年前可能在墨西哥城北面的索诺拉沙漠失踪了。利马和贝拉诺都觉得女诗人其实还活在世上。他们要去寻找她 出人意料的是,小说的第二部并没有接着第一部主人公们出发寻找CesareaTinajero的故事发展下去,而是透过数十名目击者的叙述,勾勒出利马和贝拉诺在美国、奥地利、以色列等地的行踪。透过这种不同角度、不同时期、地点的叙述,利马和贝拉诺的形象逐渐立体、丰富起来,读者在第一部中透过马德罗的眼睛树立起来的利马和贝拉诺的形象,可能在第二部中因为叙述者的不同而被颠覆 《荒野侦探》中最令人难忘的人物是利马。离开墨西哥后,曾经无所畏惧的诗人利马变成了没有目标、游魂一样的人,一个“该死的机器人”。在这部小说中,流亡并没有给流亡者带来好机会,只带来消沉。经过一段苍白的旅程,利马两手空空回到家中――没有发表任何作品,只能在书的空白处写诗 波拉诺在文学主张上充满叛逆,喜欢与主流文学界对着干。他公开指责统治西语、拉美文坛数十年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发臭”,批评马尔克斯“特别喜欢和各国总统、红衣主教见面”,但他的写作确实摆脱了自1967年《百年孤独》以来的魔幻现实主义传统,为当代拉美文学拓宽了道路。他推崇博尔赫斯与科塔萨尔的作品,曾说他这辈子最爱的是“做爱和博尔赫斯”。他作品中的书卷气与睿智使得他当之无愧成为拉美现代派文学传统的继承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