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文化抢救行动背后的影像公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羌文化抢救行动背后的影像公益

羌文化抢救行动背后的影像公益 佳能一向推行影像公益,力图将自身的影像优势延续到文化保护的公益行动中 亿万年前青藏高原抬升并向东挤压,在川西制造出一条“皱折”带,这是汶川地震发生的地方,也是30万羌民的家园 羌族的来源至少可追溯至商代,古代羌人辗转于陇西、湟中,越过蜀道,其中一支便是今天的羌族。羌族以放牧为生,以羊为图腾,舞蹈着美妙的莫恩纳莎,在云朵深处放歌,他们曾经逐水草而居,如今却因在崇山峻岭间垒石为室,而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然而,这样一个历经风雨的羌寨,却在汶川大地震来袭时遭到毁灭性重创:号称最坚固的羌族黄泥房倒塌了,矗立上百年的羌石雕损坏了,无数羌族文化遗产遭到毁损 在这种情况下,佳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组”参与到了羌族文化抢救性记录和保护的行动中,积极推行影像公益,用影像推动保护,保护和抢救濒危的羌族文化遗产 XX年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启动,项目组成员一行18人,从成都出发踏上了“寻羌之旅”。他们亲临羌族腹地,通过佳能影像的强大能量,接近这个遥远、古老的西南民族,捕捉他们日渐模糊的身影,记录他们行将消失的记忆 在随后的半年多时间里,项目组成员横跨六省,考察了汶川、茂县、理县等14个县市,65个羌寨和村落,访问130多位羌族文化持有人,寻访6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及3D动态捕捉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羌笛、羌绣、羊皮鼓舞、瓦尔俄足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采集、整理,同时,所有的成果物也将向公众展示,以唤醒公众对濒危文化的保护意识,为将来羌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提供社会基础 XX年11月5日,“感动羌魂云影共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了。该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独特的羌族表演、传承人现场互动等诸多形式,向公众完整诠释濒危的羌族文化 影像的力量 佳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统筹马占宇告诉记者,“我们在羌寨的每一天都是惊心动魄和十分难忘的,时常会遇到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情况。虽然条件艰苦,我们却不敢有丝毫懈怠,羌族文化非同寻常的感染力一直感动和支持着我们,相信这种文化能感动我们,也一定能感动更多人,如果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岁月的长河中就这么遗失了,那将是无可挽回的憾事,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尽早、尽快、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下目前仅存的部分,用影像的力量把这种感动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传递给更多人,让大家一起加入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 数字化保护方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非遗保护技术(PIMC),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非遗保护信息化手段,是继图、文、音、像之后的第五种方式。佳能在运用数字化高科技为后世保留珍贵文化遗产的努力中已作过大量的成功尝试,比如,澳大利亚博物馆内展出的“亨比之旅”,而伴随“羌族”项目的启动,佳能也将努力通过技术手段最大可能地保留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现象,让千百年后的子孙也能欣赏到来自远古的文明之光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企业沟通部副总经理鲁杰女士说,佳能一向推行影像公益,力图将自身的影像优势延续到文化保护的公益行动中。在本项目中,佳能通过摄影、摄像和3D技术对羌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记录,并通过后期加工,形成内容丰富的影像数据库。此外,佳能还将从当地招募志愿者,对其进行摄影摄像技术培训,由志愿者从文化持有人的角度主动记录其文化表现及生活状态,强化其自身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而这些影像资料最终都将捐献给国家非遗保护机构,并在国家大剧院等大型文化展馆向公众展示 影像传承文化 在此次的项目原始数据采集过程中,佳能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首次对覆盖羌族文化、羌族音乐、羌族手工艺和羌族传统节日等四个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采集、系统整理,形成了《羌族非遗动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静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3D动作数据库》三大影像数据库,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套完整、系统和深度记录羌族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数据库。在本次展览开幕之际,佳能(中国)将这三大影像数据库完整捐赠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机构,用于未来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 为了唤醒公众对濒危文化的保护意识,为将来羌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提供社会基础,佳能利用先进的影像输出设备,将精选出的XX年轻人几乎没有,复杂的工序、讲究的选材以及吹奏技法难度高、耗时费力等诸多因素正成为羌笛技艺濒临失传的主要原因。但作为羌笛文化传承人,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孜孜不倦地守护着这些古老的瑰宝,例如他从不肯为降低成本而简化制作工艺,却愿意分文不取地将它们赠送给真正理解羌文化的有心人。同时,他也希望佳能的影像记录能够帮助有心学习的后辈们学会这门手艺,不要让它失传 阿坝州羌绣协会副会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