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刘勰 没有组织纪律的课堂就是无水的水磨,是无法转动的。 ——夸美纽斯 第5章 化学教学技能 §5-1 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 §5-2 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 §5-3 呈示教学信息与交流的能力 §5-4 调控与管理的技能 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是联系有关认识和教学能力的桥梁,它以有关的认识为基础来形成相应的行为规则,经过熟练、概括化、内化、个性化、心理化之后,教学技能可以转变为相应的教学能力。它既含有操作的成分又含有心智的成分,它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率。 §5-1 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 什么是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不是一种导入新课的技巧?为什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情境教学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材料1] “空中死神”——酸雨 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1872年最先提出来的,一般是指pH﹤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数字5.6的来源是蒸气水与大气中CO2(浓度一般在316g/t)达到溶解平衡时的酸度。酸雨被人们美称为“空中死神”,是因为它对生物、土壤、建筑材料等危害很大。在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与欧洲、北美并列成为全球三大酸雨区(结合地图)。 [材料2] 脱硫技术 为了减少矿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硫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多种脱硫技术: (1)在含硫的矿物燃料中添加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另外也可以采取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桨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O2。 (2)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SO2和CO,它们都是大气污染物,在773K和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二者反应可回收大量的硫磺。 请写出以上脱硫技术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材料3] 食品的化妆品——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使一些食品如银耳、果干、果脯等具有美好的外观,所以有人称它为化妆品性的添加剂。一些不法生产者,为了得到更白的银耳,在大棚内放置了硫磺,采用这种传统的“硫磺熏蒸”工艺生产出来的银耳往往会残留一定量的二氧化硫。目前,上海质监部门对银耳产品进行了一次专项抽查,结果发现被抽检的21种银耳产品居然全部存在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现象。部分银耳产品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居然高达2.83g/kg,最低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也有0.125g/kg。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对食品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残留量做了强制性规定,根据这一标准,银耳产品中不得含有二氧化硫残留。因此银耳并非越白越好。 一、教学情境及其意义 是知识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教学情境中也可能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 (1) 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 认知过程伴随着情感因素,认知需要情感,情感可以促进认知。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维持、调整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3) 教学情境往往提供了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应用情境,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与社会和自然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材料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真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4) 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情感的连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投影:一枚精美的前苏联邮票。 教师:邮票上这位大胡子的学者是谁呢? 部分学生: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教师:对。这是一枚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00周年的邮票,一套共两枚,另一枚是门捷列夫发表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人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呢?元素周期律是科学家的偶然发现还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称门捷列夫周期律而不以其他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这些问题构成了这节课的主线) 油脂 传说在古埃及,有一次法老设宴招待宾客。有位厨师不慎将一盆油打翻在热的炭灰里,他用手把沾有油脂的炭灰捧到外面,洗手时发现手洗得特别干净。这种沾有油脂的炭灰大概就是最早的肥皂了。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上面故事有关的问题,一起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