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教育学 教育目的
                     教育学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程  课程目录 教育目的  思考:你为什么读书?       “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      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  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  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期坦福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  多伦多大学: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1. 制定教育目的,受制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eg:古代斯巴达   雅典教育              eg: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神学统治了教育阵地,培养目标为僧侣,世俗封建主的教育目的则是骑士。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 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国家必须由三部分人组成: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这些人,使其各司其职。教育因此成为社会政治的附庸。  “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成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                                                            ——凯兴斯泰纳 “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孔德 “社会才是真正存在的,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                                                             ——涂尔干              一、我国教育目的嬗变 (二)我国近代教育目的 1.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随后提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2.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提出:包含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教育方针。 3.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这就是“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三)新中国的教育目的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里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 。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英语公开课课件(试卷讲评课).ppt VIP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历年(2005-2014)安徽省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 2024年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默写版 .pdf VIP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及对空排汽系统.pdf VIP
- 松鼠 课件 (36)(完美版的).ppt VIP
- 人教小学年级数学公式大全.doc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解读+单元教学设计+当堂训练+教学反思).pdf VIP
- 极核AE4维修手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