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汇编
第四章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必修Ⅰ 考点1 全球气候变化 (见下表) 气候变化 的尺度 时间范围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的气候 距今22亿 ~1万年 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历史时期的气候 近1万年 气温呈波动变化,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 近现代 气候 近100年 ~200年 气温波动上升;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平均海平面升高;降水因地而异: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北半球中高纬增加 【真题1】(2010·安徽)《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 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D C 第(1)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1962年安徽省的气温约为15.6℃,1969年气温约为14.7℃,2007年气温约为16.7℃,2007年比1967年升高1℃左右,整体变化趋势为波动上升。 第(2)题,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多,低温冻害天气也会加剧,安徽省处于中纬度地区,气候变暖后降水会减少,天然湿地面积会减少。 (1)歌诀记忆地质时期地球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三冰期,震旦、石二(石炭—二叠)、第四纪。 冷暖干湿相交替,周期长短不一致。 规律技巧总结 (2) 表格法记忆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项目 地表 温度 雪盖和 冰川面积 平均 海平面 降水 北半球 中高纬 热带 地区 亚热带 地区 变化 趋势 波动 上升 减少 升高 增加 增加 减少 (3)不同时期气候变化特点(重点): 1.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考点2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全球气候的干湿变化直接导致了各地降水量的增减,暴雨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蝗灾、水土流失等其他的自然灾害。 (4)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更为显著: (3)全球气候的变化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①农业p86 有利影响:北半球变暖,温度带北移,有利于作物生长。热带北缘部分农作物不会遭受冷害,高纬度地区生产期延长,产量增加。 不利影响:增温加速蒸发、土壤水分减少,热带干旱区农作物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生产潜力降低,农业病虫危害加重。 一般来说,全球变暖将会使中纬度地区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但是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地区的减产,因而世界粮食生产量总体上会下降。 ②工业 全球变暖对工业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全球变暖可使那些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活动承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而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5)全球气候变化危害人体健康: 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6)全球气候变暖可使海平面上升。 2、 应对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 三维设计P82页! 【真题2】(2014·浙江)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B 第(1)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会移至秦岭—淮河以北。故选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XEEPIA 001-2023 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新教材).pdf
- 海燕出版社六年度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pdf VIP
- TCWEC29-2021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OCR).pdf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初中美术折纸教学课件.ppt VIP
-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主题班会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ppt VIP
- 2025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小马宝莉英文第四季台词S04E18 Maud Pie.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