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教师技能篇:结课技能(三).doc

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教师技能篇:结课技能(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教师技能篇:结课技能(三)

教师招聘考试之面试教师技能篇:结课技能(三) 9.激发感情法 教师在结课时的语言充满激情、既言简意赅又情深意长,往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情思之弦震颤不已,心潮之澜难以平静,收到发人深省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如下∶ 教师问学生∶“孔乙已有脚吗?”学生回答∶“有啊!”师又问∶“他要离开我们的时候,是用脚走开的吗?”学生答∶“用手。”教师就势总结∶“课讲完了,孔乙己也离我们而去了,他走了。是用脚走开的吗?不!是用手。孔乙己这个备受凌辱、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的读书人,这个善良忠厚、迂腐困窘的读书人,由于被打致残、频遭冷遇,只好用一双手走了,悲惨地、艰难地走了,走出了读者的视线,也走出了生活的舞台。” 10.回昧法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甘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课结束时,注意增添浓郁的色彩、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受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象。教学案例如下∶ 特级教师于漪教《茶花赋》一文,在结束课时,出示了一副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挂图,其用意有二∶一是让学生顺着文章脉络理解有关语句,二是让鲜艳绚丽的童子面茶花的形象印在学生的心上。用美好的形象,引导学生具体体会作者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由衷赞美,理解文章的精髓;用这样美好的形象在学生心田撒播热爱祖国的种子,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深情。这样能激起学生回味的结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11.比较法 比较法是教师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比较、讨论等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意在引导学生将新学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类似概念或对立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既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又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记忆更加牢固、清晰。教学案例如下∶ 有位语文教师讲授峻青的《秋色赋》,落实本课基本要求后,在结束课时将欧阳修的《秋色赋》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也一同发给大家,引导学生比较、思考和讨论。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这是欧阳修的秋。 “绚丽缤纷”,“眼花缭乱”,“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而是繁荣昌盛的标志。”——这是峻青的秋。 “万山红遍”,“漫江碧透”,“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毛泽东的秋。 通过比较,北宋文人、现代作家和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笔下的秋,其色、其光、其形、其情操、其胸怀、其精神的差异,给予学生认识上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在联想、想象、审美体验中,去实现对美的判断、理解,不断丰富“感觉的人类性”。 12.归纳法 归纳法是教学中常用的结课方法,是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课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进行梳理和概括,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运用归纳式结课,可以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语言应当简洁、概括、严谨,有启发性、有创新性。教学案例如下∶《变色龙》一课的结课可这样设计∶先用折线板书,简洁地表示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五次大起大落的变化,再归纳出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及本课的主题思想——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从而揭露了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反动、腐朽和虚伪。 13.练习巩固法 练习法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完成练习、作业的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结课方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趁热打铁,既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巩固和运用,又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学案例如下∶一位教师在教“最大公约数”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趣味习题结束课堂教学∶“猜电话号码游戏∶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七位数,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是∶①最小的合数;②最小的自然数;③最小的既是奇数又是素数;④既是偶数又是素数;⑤只有三个约数的偶数;⑥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约数;⑦6和1 2的最大公约数。你能说出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 14.机智幽默法 机智幽默法是用机智的幽默的语言,恰当地利用教学情境的一些现象,实现一节课的结束。教学案例如下∶ 有位老师结课时不小心滑了一个踉跄,她就顺势说∶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很出色,老师也为之倾倒了。”还有老师在讲《颐和园》时,电脑突然黑屏了,恰巧这时下课铃声刚好响起,老师恰到好处地来了 一句∶“学了一节课了,人脑需要休息,瞧,电脑也申请休息了,下课。”语言诙谐,充满情趣,一堂课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15.口诀结尾法 一节课中对所学的知识,教师如能在最后给出琅琅上口的口诀,将更便于同学记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记、记得牢。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老师在“心脏的结构”的结课时,把心脏四腔分别与哪几种血管相连口诀化,即“心脏四腔,上房下室,房连动,室连静;左室主动,右室肺动,左房肺静,右房连上下。”这样守尾,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16.

文档评论(0)

tonggong824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