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A》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Photoelectric Imaging
学 分:3.5 学时:56 (理论学时:56)
先修课程:半导体物理、电动力学、应用光学、物理光学
一、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方向)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理知识和方法认识和分析各种光电成像器件工作机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光电成像系统整体技术构成的认识,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对本学科新理论、新器件、新系统的介绍,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前沿。本课程的内容亦军亦民,与国防装备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国防意识。
课程主要介绍各类光电成像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各种光电成像系统的结构以及相关的学科和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光电成像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光电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完成知识综合的教育和系统应用的教育。课程强调应用所学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光电成像器件各环节的物理过程,理解和认识光电成像系统的结构、各子系统的作用,掌握光电成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56学时)
绪 论(2学时)
光电成像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光电成像技术对视见光谱域和视见灵敏阈的延伸
光电成像技术的应用范畴
光电成像技术的四个领域
光电成像器件的分类
光电成像器件的特性
人眼的视觉特性与图像探测(3学时)
人眼的视觉特性与模型
图像探测理论与图像探测方程
约翰逊准则
辐射源与典型景物辐射(1学时)
典型辐射源及其特性
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3学时)
4.1 大气的构成
4.2 大气消光及大气窗口
4.3大气吸收和散射的计算
4.4大气消光对光电成像系统性能的影响
光电导型摄像器件
光电发射型摄像器件
热释电摄像器件
固体成像器件(CCD和CMOS)成像原理及应用(9学时)
CCD的物理基础
CC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CCD成像原理与性能参数
微光电荷耦合成像器件
CCD的TDI工作方式
CCD的应用
CMOS成像器件与应用
红外探测器的分类
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条件与性能参数
光电导型红外探测器
光伏型红外探测器
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三、 考核与成绩评定四、 大纲说明《红外与光电系统手册》之:光电《红外与光电系统手册》之五:被动光电系统
《红外与光电系统手册》之六:主动光电系统
《红外与光电系统手册》之八:新系统和技术
教学院长签字: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Photoelectric Imaging》
Course Code: ******
Course Nam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Photoelectric Imaging
Class Hour: 56
Credit: 3.5
Course Descrip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techniques to analyze the principle of typical photoelectric imaging devices,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This course also helps to train students to analyze photoelectric imaging problems and design practical imaging model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optoelectronic imaging technique, the eye’s vision model, the image detection principle, the atmospheric propagation’s effect on the photoelectric imaging system, low-light-level night vision technique, television camera technique and infrared imaging techniques.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