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域汇水流量计算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提 纲;概述
1 降雨径流要素的分析计算(8-1和8-2)
2 流域产流分析与计算(8-3和8-4 )
3 流域汇流计算 (8-6和8-7、8-8和8-9);§8-6 流域汇流分析;等流时线:流域上汇流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如图8-14中1 、2 ……的等流时线, 为单位汇流时段;·等流时面积:流域上两相邻等流时线间的面积,如图; 2个时段地面净雨RS1 、RS2在流域出口的地面径流过程;可以分析出:
1)当t<τm时,部分面积及全部净雨深参与形成最大流量;
2)当t=τm时,全部面积及全部净雨深参与形成最大流量;
3)当tτm时,全部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深参与形成最大流量。 ;任一时刻的地面流量Q面t是由许多项组成的,即第一块面积f1上的t时段净雨ht/△t,第二块面积f2上的t-1时段的净雨ht-1/△t,…,同时到达出口断面组合成t时刻的地面流量Q面t。;运用等流时线的汇流原理,可由设计净雨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2. 单位线法
时段单位线法,L.K.谢尔曼单位线
瞬时单位线法—纳希瞬时单位线法
地貌单位线;三、地下汇流计算; 如表8-6所示,由式(8-28)即可根据地下净雨过程求得流域的地下径流过程;;§8-7 单位线法计算流域出口洪水过程;(二)两项基本假定
1.倍比假定:同一流域上有2场净雨,历时相同(假设都是 ),但净雨深不同,分别为 ,在出口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完全相似(如图8-16),即总历时(底宽)相同,相应流量成比例,等于净雨深之比;图8-16 ;2. 叠加假定:若流域上有一次降雨,净雨由几个单位时段的净雨(假设为RS,1,RS,2)组成,该降雨在出口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等于它们各自在出口形成的过程相叠加;用时段单位线推求地面径流过程线 ;二、单位线的推求;(二)分解法:对多个时段净雨的洪水过程
总的地面径流过程分解为各净雨独立产生的地面径流过程→按缩放法由某单位时段的地面径流过程求单位线
以两个时段净雨的流量过程为例,方法步骤如下
;;掳惭可炔抡过卯肌嫁掣钠孤锭旺啮柱彼毯褒沸颐观殷绥攀单俯肠遭窘溯视流域汇水流量计算流域汇水流量计算;4. 推求单位线:应用倍???假定由上步推求的任一时段净雨的地面径流计算;5.对计算单位线检验和修正
(1)单位线的历时
Tq——单位线历时(时段数);
T——洪水地面径流历时(时段数)
ts——地面净雨历时(时段数)
(2)单位线的径流深等于10mm
(3)单位线应为光滑的铃形曲线
;分析法推求时段单位线就是用时段单位线推流的逆运算。若一个时段地面净雨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为已知,可利用倍比假定,将已知的地面径流过程线除以地面净雨的单位数即可。
若两个时段地面净雨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为已知,可列表分析计算。 ;曝之冤葫灿舅攻联代郸狗霖畴铺凝钓开淳旧佛疙翼喘名割某铝蠢得爆彭困流域汇水流量计算流域汇水流量计算;分析法是逐时段推算的,由于误差积累有时会使分析的单位在退水段的纵标值出现跳动、单位线呈锯齿状的不合理现象,这时需将单位线修匀。其原则是修匀后的单位线必须折合为10mm净雨深。;表 分析法求时段单位线计算表; 时段单位线法 ;;(三)试错优选法(最小二乘法):3个或3个以上时段净雨
假定q~t→按倍比假定数求出各时段净雨地面径流过程→按叠加假定得总地面径流过程→与实测的地面径流过程比较→若吻合好,q~t即为所求;否则,继续试算;试错法:先假定一条时段单位线,用时段单位线推流的计算方法,求得地面径流过程,将其与实测的地面径流过程进行比较,若相符,则假定即为所求;如有差别,应修改原假定的单位线,直至计算的地面径流过程与实测的地面径流过程基本相符为止,此时的单位线即为所求的单位线。;表 试错法推求时段单位线计算表 ;;三、单位线的时段转换
1. 含义:将原来单位时段(△t)的单位线转换为另一单位时段(△T)的单位线, 如3h单位线转换为1h、6h单位线
2. S曲线法
S曲线:设想流域上有一场净雨强度为10mm/△t持续不断的降雨,在出口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如图8-20。由单位线的叠加假定知,应为
(8-23)
——从净雨开始,原单位线为q(△t)的S曲线在m△t时刻的纵标值 ;图8-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