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01第1章绪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环境学 Built Environment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建筑技术科学系 1 第一章 绪论 2 建筑的功能  根本的功能:创造一个 微环境  安全与健康  生产过程需要 3 建筑的功能  安全、健康、舒适,维持高劳动生产率  住宅、影剧院、商场等  办公楼、体育场馆等  生产工艺要求  生物实验室、制药厂、集成电路车间等  舞台、演播室、体育赛场、手术室等 二者兼而有之 各种有人员的生产场所  手术室、体育赛场、舞台等 4 建筑物必须满足的要求  安全性:避免 由于地震、台 风、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所 引起的危害或人为 的侵害  功能性:满足建筑的居住、 办公、营业、生产等功能  居住者在建筑内的健康,舒 适性  美观性:有亲和感,社会文 化的体现 5 人类活动的发展  越是高纬度地区,人类遗址的时间就越晚  热带雨林:不需要建筑  建筑的出现:逐渐向两极移动  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遍布全球 6 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 树居和岩洞居  在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湿热地区的人类 主要栖息在树上,可避免外界的侵害,是 人类祖先南方古猿生活方式的延续  随着人类向温带迁移,人类住所过渡到了 冬暖夏凉的岩洞居,适合年温差和日温差 都较大的地区。 7 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 巢居和穴居  炎热或高海拔地区的穴居方式,可获得相对稳定的 室内热环境,顶部的天窗既可采光又可排烟。 河南偃师汤泉沟穴居遗址 巢居 8 古文明的发源地:20 -40°纬度 为创造适宜居住环境而建造的建筑与人类 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密切相关。 9 爱斯基摩雪屋的外观和室内布置 用干雪沏成,厚度500mm的墙 体可以提供较好的保温性能。当室外 平均温度-30℃时可维持室内温度- 5℃以上。 10 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 的雪屋 将兽皮衬在雪屋内表面,通过鲸油灯采暖,可使室内 温度达到15℃ 年较差30.5 ℃ 月份 11 埃及的民居:干热地区建筑 12 巴格达地区的传统建筑  墙厚340-450mm ,屋面厚度460mm ,利用土坯热惯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