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欢山营队第四组
嘖嘖稱奇第四組 組員 陳亭羽 陳嘉耘 蔡朋伶 盧 謙 問題與討論1 發現: 觀察到虎杖在此區數量很多、分佈很廣。 提問: 為什麼它可以排擠其他植物? 討論結果: 1.虎杖冬天會枯萎但是地下莖會存活。 2.為多年生草本,會排擠一年生草本。 3.相對玉山箭竹為弱勢。 發現: 在限定觀察區內發現許多植物在莖或葉上有刺或毛。 問題與討論2 提問: 這些刺或毛有什麼功能? 猜測: 刺-保衛,防止大型草食性動物咬食。 毛-增加陽光反射(因為整株植物表面看起來是白色的)。 疑點-毛: 不是每一株有毛的植物都是白色的。 討論: 刺- 全組想法無異。 毛- 可能是保濕(可以攔截水氣)。 可能是保溫(降低空氣流動率)。 延伸: 課本中提到的高山植物特徵(多毛有刺)是否與此地符合? 觀察: 設定樣區,統計有毛或刺之植物占總植物量之比例。 結果: 約40%。 討論結果: 1.可能是指高山植物相較其他地區的特徵。 2.高山地區也有其他外在因素影響該區植物。 3.每種植物有不同適應高山地區的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