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源公司地热开发利用汇报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源公司地热开发利用汇报汇编

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六月七日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介绍 目 录 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2 公司简介 1 雄县模式 3 领导关怀与关注 4 一、公司简介 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与冰岛奥卡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在2006年共同投资组建,两大股东股权比例分别为51%和49%,注册资本4.14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节能技术服务,地热资源产业化开发与研究。 一、公司简介 公司地热开发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北、山东三省,已建成供热能力906万平方米。截止目前拥有地热井93口,建成换热站69座,敷设管网110余公里。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2011年10月,公司与保定市政府签署地热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保定下辖14个有地热资源的市、县实施地热资源开发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建设“全国地热示范基地”。 在保定市政府和保定市国土资源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已与雄县政府、容城县政府、博野县政府签署地热开发协议。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与安国、蠡县、安新、白沟新城等地的合作,落实协议精神。 2011年10月保定市地热开发签约仪式 (一)全面开发保定地热资源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公司在保定地区的地热开发,将在保定市地热综合开发利用大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地热开发实施方案。在资源富集区域,加大投资力度,形成地热发电、供暖、种植、养殖以及休闲度假等完整的地热开发产业链。同时,将积极实施保定市区的深、浅层地热能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保定市 “中国温泉之城”建设步伐。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1.雄县地热开发 公司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科学开发雄县地热资源。截至目前,雄县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25亿元人民币,拥有地热井42口,其中回灌井19口,敷设地热管网49.6公里,地热交换站21座,实现供暖面积240万m2,占雄县城区总供暖面积的90%以上。 雄县区域地热项目分布图 2.容城地热开发 截止目前,容城县已成功钻凿地热井11口(其中回灌井6口),敷设地热管网5.5公里,初步建成100万平米供暖能力,实现签约供暖面积102万平米。在城区首次实现了地热集中供暖。 在容城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和大力支持下,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容城县南城新区7平方公里地热集中供暖、制冷工程建设。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2011年8月容城地热开发签约仪式 3.博野地热开发 在县国土部门协助下,公司已完成博野县深层裂隙型地热资源勘查,计划钻凿4口深层地热井(含回灌井),设计井深3800米,开发新的地热储层。 博野县深层热储的开发可进行地热中低温发电先导试验、工业利用、烘干、农业种植、养殖等利用方式,实现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2012年9月博野地热开发签约仪式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1.钻井成井工艺 为避免井间干扰,确保地热井科学合理布局,公司针对城区地热井布局较密的实际情况,将石油钻井工艺中的定向钻井技术用于地热井钻井施工中,采用人工造斜拉大井间距,取水层基本在1000米以下,既保证了合理的井间距又满足了城区新建项目的供热需求。 (二)公司在地热开发中初步建立的核心技术体系。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2.回灌技术 通过合理选择回灌层位,将换完热后的地热尾水进行旋流除砂除杂质之后,在密闭状态下回灌到1500米的地下,实现同层自然回灌。 盛唐回灌井 回灌模拟示意图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3.远程实时监测技术 为了实现供暖运行的“自动化检测,无人值守”,公司在雄县投资建设了覆盖全城21个换热站的GPRS远程传输系统,建立地热供暖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终端对用户室内外温度以及换热站设备运行、供回水温度和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控,为形成地热供暖技术标准奠定了基础。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4.多井集输技术 利用地热开发区域内多口生产井并联的方式,将地热水集中输送到一个换热站内,通过地热水的统一输送调配,极大地提高了地热能的综合利用效率,保障了地热供暖的持续稳定性和供热安全,同时有利于回灌、尾水处理及矿物质提取等下游相关产业的综合利用。 输水管线集输示意图 二、保定地热项目概况 5.梯级利用技术 根据用户采暖末端的不同,广泛使用了梯级利用技术,在换热站设计了高温区和低温区两种形式,高温区采暖供水温度为暖气片末端55度供到45度回水,低温区地暖末端45度供到35度回水,利用地热换热技术对其循环加热。 梯级利用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单井供热效率,在扩大供暖面积的基础上也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