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地质通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地质通报

, 第 卷第 期 地 质 通 报 5678./ +6980123 ./ 0123 , 年 月 !#$#!%’$ ()$$*%+ #, -%+’ #:;8 .334 .334 23 从弧后盆地到前陆盆地———北祁连造山带 奥陶纪—泥盆纪的沉积盆地与构造演化 杜远生,朱 杰,韩 欣,顾松竹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3@4 ) 摘要: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是在新元古代 联合大陆( )基础上裂解,经由寒武纪裂谷盆地、奥陶 A6BCDCE FEDGHEIJ3 纪初期成熟洋盆、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活动大陆边缘、志留纪—早、中泥盆世碰撞造山而形成的。奥陶纪中、晚期,北 祁连、走廊地区中、上奥陶统发育洋壳 岛弧 弧后火山岩,形成典型的沟 弧 盆体系的沉积。志留纪—早、中泥盆世 是北祁连 走廊沉积盆地的转换时期。除天祝、古浪、景泰及肃南等局部地区发育下志留统钙碱性系列火山岩以外, 全区志留系均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志留系底部多见一套砾岩层。下—中志留统为典型复理石相的浊流沉积。上志留 统变为滨浅海相磨拉石沉积。早、中泥盆世雪山群为典型的陆相粗碎屑磨拉石沉积。从空间分布上看,志留系—泥盆 系在走廊—北祁连地区也有自北向南厚度加大、粒度变粗的特征,古流以由南向北、来自造山带的古流为特征。北祁 连 河西走廊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志留系复理石 海相磨拉石—中、下泥盆统陆相磨拉石的充填序列以及空间 分布特点,反映为典型的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的沉积序列。 关键词: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泥盆纪;弧后盆地;前陆盆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FJ/484KFJ2.8.KFJ4 ’ 2?@2.JJ. .334 3012330223@ 祁连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板块与柴达木 缘龙首山与中祁连之间,北界为龙首山断裂,南缘与中祁连 微板块之间,是柴达木微板块与华北板块多旋回碰撞形成的 北缘断裂相接。东端为同心固原右行走滑断裂,西端为左行 复合造山带。近 多年来,随着板块学说引进大陆造山带研 走滑的阿尔金断裂所截切。 .3 22= ?= 究,有关祁连造山带,尤其是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的物质组 根据冯益民、何世平 、左国朝 等的划分方案,北祁连造 成、结构和构造演化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21.3= 。上述研究主 山带自北向南可以划分为河西走廊弧后盆地、北祁连岛弧、 俯冲杂岩和消减洋壳残片等不同的单元(图 ),并可归并为 要集中于对北祁连造山带蛇绿岩和火山岩、蓝片岩和高压变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