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oc
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宜春市第八小学袁立煌
内容提要:根据江总书记的题词和新课程标准理论,并根据过去自然教学一些有效的做法,对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给他们质疑、探究和展示才干的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探究主体
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江泽民
一、课题的提出
“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也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失败的教育,它从一开始就残酷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展。”这与中国沿袭传统教育思想即“师道尊严”有关系,也与仿效原苏联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学习这种教育思想有关系。结果是:学生不敢雷池半步,规规矩矩学文化。自然教学也是如此,大部教师把自然学科的教学特性丢掉了,也像教学语文一样,有的照本宣科解释一下自然现象就算了事,顶多只是告诉学生怎样做实验,与标准答案相符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即成了自然学科或科学教学的一种新理念、新实践。
任何教学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学模式。传统的传授式、启发式等教学模式,对继承优秀的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和开发学生智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自然课或科学课的教学也有相当强的活动力。但是,自然教学是让学生“做科学”的课程。因此,必然产生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第一、当今世界,信息社会已悄然来临,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是创新的经济。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在未来的世纪里,最重要的资产将是以独创性为本质特征的智力劳动,人所需要的就是进行思索和创新的能力。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这是我们进行此课题研究的主要背景之一。
第二、《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第三、相关的逻辑学也为科学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理论保障。演绎法和归纳法是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育常用的方法。
第四、孩子们有以下方面的潜在本能,他们与生俱来喜欢观察;凡事喜欢寻根问底,弄清来龙去脉;爱思考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这为我们进行研究也具备了前提。
第五、各级学校各学科都在关心创新教育,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和实践,为我们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六、经过省自然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了有关的理论知识,又通过我们的业余学习和努力实践,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我的主题研究工作因此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三、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及运用
认识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本课题小组博采众家之长,从诸多的教学模式中筛选了适合自然教学和科学课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创造性运用。具体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在本组的学员中得以运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A“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是美国芝加歌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更加适用。
这种教学模式过程如下:学生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预测结果——学生操作或行动——得出结论。
如我在进行《声音的产生》一课教学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做法如下:
学生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讨论)——学生操作或行动(运用实验或生活感受)——得出结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研讨的教学模式。
过程如下:教师创设情景(给学生观察材料)not;——学生观察、分析——教师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老师引导上升为科学概念。
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自然《地震》一课采用了这种方法:
首先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由岩石及表土构成的,然后让学生观看一段地震的录相,让学生了解地震现象。再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师问:1、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现象?2、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你们根据教师发给你们的材料进行研究。
二、师发给材料并介绍实验材料的用途:毛巾当地面泥土、竹片当岩石。
三、学生实验观察。他们开始摆弄。教室里很不平静,一会儿这里啪的一声,一会儿哪里啪的一声。过了五分钟,有10个组的人举了手。
四、师问:你知道了什么呢?
五、学生汇报:“地震前地下的窿窿响声,这是地下岩石断裂的声音。”师问“你怎么知道的?”他说:“我们刚才折竹片时,发出了啪的一声响。岩石断裂了,会更响,引起地面强烈的震动。”师又问“那为什么河流改道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学生说:“地震时地的表面有的地方窿起,有的地方下沉,有的地方移动。我刚才把布拢在一起的时候,有的地方窿起来了。我认为地震后跟这个现象是相似的。”
五、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看no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doc
- 小学生创建“书香班级”读书计划.doc
- 小学生厌学心理问卷调查报告.doc
-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doc
- 小学生吃零食的调查报告.doc
- 小学生学习心得.doc
- 小学生安全教育读后感.doc
- 小学生家长代表发言.doc
- 小学生拓展性阅读尝试.doc
-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错题情况调查报告.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897.1-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1部分:压力调节器和带有流量计的压力调节器.pdf
- 《GB/T 45897.1-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1部分:压力调节器和带有流量计的压力调节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897.2-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2部分:汇流排压力调节器和管道压力调节器.pdf
- 《GB/T 45897.2-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2部分:汇流排压力调节器和管道压力调节器》.pdf
- GB/T 45897.2-2025医用气体压力调节器 第2部分:汇流排压力调节器和管道压力调节器.pdf
- 《GB/T 45305.2-2025声学 建筑构件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第2部分:空气声隔声测量》.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05.2-2025声学 建筑构件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第2部分:空气声隔声测量.pdf
- GB/T 45305.2-2025声学 建筑构件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第2部分:空气声隔声测量.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33.2-2025旋转电机 绕组绝缘 第2部分:定子绕组绝缘在线局部放电测量.pdf
- GB/T 20833.2-2025旋转电机 绕组绝缘 第2部分:定子绕组绝缘在线局部放电测量.pdf
最近下载
- 第一季度中医适宜技术理论培训题有答案.docx
- 酸碱交替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工艺改造项目安全风险防控要点(2025.4.18).pdf
- 大学生熬夜ppt课件.pptx VIP
- 广州市白云区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doc VIP
- 经济学原理(第8版)微观经济学曼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DB11-1706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范.pdf VIP
- DB45T 2251-2021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警情与救援监控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Hikvision UD35104B_海康威视布控球(iDS-MCD242)_用户手册_V5.1.4_20231108说明书.pdf
- 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标准答案.doc VIP
- 国有资产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