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断裂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活动性研究-震灾防御技术.PDF

张家口断裂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活动性研究-震灾防御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家口断裂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活动性研究-震灾防御技术

第 5 卷 第 2 期 震灾防御技术 Vol. 5, No. 2 2010 年 6 月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Jun., 2010 周月玲,尤惠川,2010. 张家口断裂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活动性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5 (2 ):157—166. 张家口断裂第四纪构造变形 与活动性研究1 周月玲 尤惠川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 本文根据野外详实资料对张家口断裂的构造变形和活动性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断 裂由西、中、东 3 段组成,各段多由北西向和近东西向 2 组多条次级断层组成,总体呈北西西走 向展布,长达 70km,控制着张家口及附近的第四纪构造演化和地貌发育;北西向断层构成断裂 的主体,为高角度的逆(或正)走滑断层,近东西向断层较短,表现为正倾滑,第四纪期间2 组 断层持续活动,以脆性变形为特征;断裂端部段落与北东向断裂交汇,活动性较弱,构造表现不 甚清楚,中部段落活动强烈,晚更新世以来单条断层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大于 0.07—0.30mm/a, 总的垂直活动速率可能达到 1.33mm/a。 关键词:张家口断裂 第四纪 构造变形 活动性 引言 张家口断裂是华北地区著名的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西部的一条断裂(河北省地质矿 产局,1993;高占武等,2001 ),是山西断陷带与燕山断块的构造分界之一,控制了张家口- 宣化盆地的北部边界,所在盆地构造复杂,受到北西西向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和北北东向山西 断陷带的复合作用。断裂北侧中生代地层抬升,形成低山丘陵;南侧下降接受第四纪堆积, 多构成山间盆地。断裂总体上呈北西西走向展布,长达 70km,由北西向和近东西向 2 组多 条次级高角度正(或逆)走滑断层组成,控制着本区的新构造活动。然而,对于这样一条构 造位置很重要的断裂,不管是基础地质还是活动构造的调查与研究都很薄弱,至今没有明确 标示该断裂构造几何的较大比例尺的基础性图件,对其第四纪构造变形和活动性的研究也不 够深入,多是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对其进行基本调查和初步分析,一般仅停留在个别地点、 个别剖面的考察与研究(杨文远等,1988;朱德瑜等,2000 ),很多细节不清楚。 本文根据作者等人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比较细致的地质地貌调查时 获得的详实资料,对断裂的第四纪构造变形和活动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1 基金项目 河北省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冀发改投资[2007]1684 号);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908001 ) [收稿日期] 2009-11-11 [作者简介] 周月玲,女,生于 1983 年。硕士研究生。从事活断层探查与深浅构造关系研究。E-mail :zy 158 震灾防御技术 5 卷 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1.1 地层发育与构造演化 张家口断裂所在区域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其结晶基底为太古代-早元古代变质岩 系,之上堆积有中、晚元古代-古生代沉积盖层,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中生代期间主要 为断块差异运动,之后,构造演化进入喜马拉雅构造发展阶段。白垩纪末至古近纪初,本区 构造活动相对平稳,广大地区处于剥蚀环境。新生代期间,本区以裂陷构造和断块隆起为主 要特征,形成了晋冀北盆岭构造和张北坝上隆起。第四纪期间,形成张家口-宣化等山间盆地, 第四系厚度可达 240m 以上。 1.2 地貌与新构造特征 张家口断裂附近区域在新构造上属于张家口-宣化盆岭构造区。断裂以北是火焰山-猴儿 山强烈隆起,以南主要为万全-宣化断凹盆地和尖山中强隆起。火焰山-猴儿山强烈隆起位于 北西西向的张家口断裂以北、近东西向的赤城-尚义断裂以南。地块峰顶面海拔高度大多在 1400m 以上,最高峰大于2000m,总体地势北东高、南西低。自震旦纪以后,该区表现为持 续面状隆起,中、新生代以间歇性抬升为主,新生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