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体包裹体概要1
流体包裹体Fluid Inclusion 第一章绪论 一、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二、简史: 一、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一个矿床的形成,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的控制条件: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元素的丰度等等)和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pH、Eh、逸度、元素的活度等等),以及两者间的配合。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找出成矿的规律性(根本原因的外部表现的集合)。用此规律性,结合具体主要控制因素来指导我们的找矿、评价工作。 现在地质工作,早已由原来的定性描述发展到现在的定量描述,如数学地质。 那么,怎样来取得定量的物理化学参数、矿液运移的方向、矿液的成分结构、矿液的来源、矿质的来源、矿液的演化过程、矿质的沉淀机制、矿质的富积过程,等等。都可以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研究来得到这些方面的信息,从而能使我们更客观地总结出成矿规律,来指导我们的找矿、确定富矿地段、做出远景的评价,等等。 成矿规律的总结,往往总是成矿的外部因素控制规律总结,而未能很好考虑成矿内部因素——成矿的根本因素。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两者相互有机的、紧密的配合的结果,成矿也是一样。现在我们就是要从这种内部因素入手。 二、发展简史: 1、世界: 第一篇有关流体包裹体的参考文献Robert Boyle’s 1672 第一个明确描述流体包裹体的是中亚学者 Abu Reyka al-Biruni (Lemmlein,1950) 第一个提出均一法基本原理的是英国地质学家Sorby(1858)。他在观察、研究薄片时发现,岩石的矿物中有许多“小气泡”,有时在常温条件下可以看见它在跳动。通过详细研究,提出了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的基本原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应用于实践。 第一个开始将流体包裹体应用于研究工作中的是加拿大的地质学家:Scort和Smith(多伦多大学,1948)。他们在Sorby的研究和所提出的均一法测温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现了流体包裹体爆裂发测温的基本原理,并研制出了流体包裹体爆裂测温仪,用于实践。 2、我国: 50年代,我国开始有人接触流体包裹体,中科院地化所的李兆麟先生等; 60年代,在地科院系统开始有人在从事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现在几乎所有发表的矿床研究的文章中都有流体包裹体方面的研究资料。 1998年左右,石油部规定所有研究和生产报告必须要有流体包裹体的资料。 可见,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还非常年轻,取得很大的进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你们今后去完善和发展。 目前,流体包裹体能做的项目有: 均一温度、爆裂温度(群体)、淬火温度、流体盐度、气相成分分析(群体)、液相成分分析(群体)、H—O和C同位素(群体)、K—Ar、 Rb—Sr、 Sm—Nd等等; 单个包裹体的成分分析:子矿物的成分(电子探针、激光拉曼光谱),有机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气相和液相成分分析(激光消熔-质谱,激光拉曼光谱)。 第二章流体包裹体(Fluid inclusion) 一、概念(conception): ——是在矿物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正在生长(或长成后)的矿物产生各种缺陷,介质在矿物继续生长过程中被圈闭于这些缺陷中而保留、保存下来。这些独立的封闭体系就是流体包裹体。 ①形成空间(forming space): 在矿物之中。 我们把含有流体包裹体的矿物称为——主矿物(hosted mineral)。 主矿物并非指矿物含量的多少,有一个笑话:…….. ②形成时间(forming time): 形成于矿物的形成过程中(还可细分),对于它的研究就能知道主矿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③形成位置(forming location): 形成于主矿物的各种缺陷中:晶格缺陷、晶格错位、构造错位、构造缺陷等等。 没有缺陷的矿物是不存在的(包括陨石、月岩)。 受:温度、压力、浓度、补给条件等等因素影响。 矿物生长最易得到质点的顺序:顶—棱—面; 流体包裹体最易形成的顺序是:面—棱—顶。面状分布,带状分布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