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对口升学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专题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02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词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请用序号排列。
①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
②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
③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
④但已不是汉代艺术中的自然征服。
⑤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
⑥那么,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
⑦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
⑧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⑨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几个句子中有能体现朝代变迁的词语,如③汉代、①魏晋、②唐宋元、⑥明清,这是写作线索之一。根据⑥中“那么”和“却”知道③①②⑥应排列在一起,并且放在句首。⑤句紧承⑥句,根据“这是又一个”,之后应是④“但已不是”、⑦“不是”、⑨“而完全是”,⑧句紧承⑨句后,“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
【答案】 ③①②⑥⑤④⑦⑨⑧
15.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解析】 对联题,不仅要考虑形式上的对仗整齐,更要注意同实际的联系。本题着眼点有二:一是贺老师70岁寿辰,二是评价老师(或业绩,或风格)。A能体现贺寿,但“花甲”一词指60岁,与题干中的“70岁寿辰”不符。C评价风格、业绩,未体现贺寿,与主题偏离,且为挽联。D也未体现贺寿。
【答案】 B
16.校园中师生间的交流要讲究办法。以下两个情境中师生的话语不够得体,请根据其要表达的意思作调整,使听者乐于接受。
情境一:高三的一次月考后,沈鑫成绩下滑,心里很难过,就去找班主任谈心。班主任说:“你这次考得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还难过什么!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只会更糟。”
班主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韩梅上数学课时有些内容没听懂,中午她去找郝老师,郝老师正在批改作业。韩梅说:“老师,你今天讲课速度太快了,我没听懂,你现在给我讲一讲吧。”
韩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得体,要根据场合、身份、氛围等来判断。情境一是班主任劝解考试不理想的学生,作为老师,应该既有劝解又有鼓励,不能用“好好反省反省”、“更糟”等来打击学生。情境二是学生向老师问问题,“讲课速度太快”有明显的责备之意,不符合语境;学生对老师应该使用尊敬客气的话语来表达。
【答案】 示例(情境一:)你这次考得是不理想,心里难过我能理解,但你要认真反思没考好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
(情境二:)对不起,郝老师,打扰您工作了。课堂上我有些内容没听懂,您现在方便给我讲解一下吗?
17.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上老者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在喝完可乐之后,顺手把空瓶子扔在了地上,旁边的乘客纷纷摇起了头。这时候,一位女售票员走了过来,义正辞严地说:“你这个人怎么把空瓶扔在车厢内,这么没有公德心啊。”顺手把瓶子拣了起来,众人给予了肯定的眼神。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售票员顺手打开车窗,把瓶子扔到了窗外。这时候,一个老者开口了:“______________。”听完老者说的话,售票员脸红得低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二十(含答案) .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二(含答案).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五(含答案).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六(含答案) .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十一(含答案).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十七(含答案).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三(含答案).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十三(含答案).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十二(含答案).doc
- 2014天津市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复习考试题十八(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