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 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
课程名称:遥感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课程类型:本科生必修课
所属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领域方向:GIS专业
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45学时
任课教员: 赵红颖 职称:讲师
一、课程简介
(包括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基本目的:基本了解、初步掌握图像处理的原理、途径、手段,初步具备利用图像软件处理简单图像的能力。
学习收获:为未来在该领域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分析问题提供基本技能。
内容提要:数字图像处理是空间遥感信息表达的重要手段,是地面地理信息的直接客观的表达。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包括图像处理系统软硬件的基本了解,光学现象的数学表达,图像的数学变换、增强、复原,灰度与二值处理,真假彩色判别与利用,图像压缩与解压缩,图像分析等。在上述理论基础上,通过基本图像软件灵活应用相关处理技术,实现对遥感图像的基本判别与分析。
二、课程要求和考试方式
(包括选修本课程所需要的基础、课程要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验/实习、平时成绩比例及考试方法)
本课程所需要的基础:测量与地图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数学,程序设计,遥感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上机实验相结合。每次实验后需写出实验报告。
成绩评定方式:期末考试笔试70分,实验报告30分
资源要求:授课多媒体教室,实验需每人一机的上机条件。
教学内容和学时
第一章 概述 2学时
第二章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2学时
内容:1.图像信号的获取
2.图像信号的相关参数
3.图像信号的传输
4.图像卡
第三章 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光学基础 2学时
第一节 光波场中平面波的复振幅表示
内容:1.光波振动的数学表达式
2.复振幅分析
第二 光学基础分析
夫琅和费衍射
2.阿贝成像
第四章 图像变换
傅立叶变换
内容:1.傅立叶变换定义 4学时
问题的提出
2.离散傅立叶变换
3.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其它变换
第五章 图像几何变换 2学时
第一节 几何校正
内容:1.图像代数运算
2.几何运算
第二节 几何变换的应用
第六章 图像增强 4学时
前言
直方图修改技术的图像增强
内容:1.直接灰度变换
2.直方图均衡化
3.直方图规定化
图像平滑
图像锐化
第七章 图像复原 2学时
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
运动模糊的退化模型和复原方法
内容: 1.逆滤波复原方法
2.维纳滤波复原方法
第八章 二值图像处理方法 4学时
第八章 二值图像处理方法简介 4 学时
灰度图像的二值化处理
内容: 1.阈值的选取
2.图像的二值化
二值图像的连续性
内容: 1.图像表示
2.连接性和连接区域
二值图像的轮廓跟踪
内容: 1.跟踪算法
2.跟踪应用示例
二值图像的细化
内容: 1.基本细化方法
2.数学形态学细化方法
第九章 图像编码 2学时
图像的信息熵
内容:1. 图像的品质度量
2.信息熵和信息剩余度
编码技术
内容:1.哈夫曼编码和行程编码
2.预测编码
3.自适应编码
编码国际标准
内容: 1.JPEG标准
2. MPEG标准
小波变换与图像信息压缩
第十章 图像分析 2学时
第十一章 遥感图像处理 2学时
模式识别
图像分析
内容:1.区域分析
2.纹理分析
实验部分 14学时
总共七次实验课
合计:41学时,复习2学时,考试2学时
四、教学参考书
(按正式参考文献标准列出3本以上近5年内出版的国内可以获得的中英文教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