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报批稿)-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蔬菜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报批稿)-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蔬菜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报批稿)-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302 B61 蔬菜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15 - XX - XX发布 2015 - XX - XX实施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 3302/T 097—2015 代替 DB 3302/T 097-2010 宁波市地方标准规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02/T 097-2010《蔬菜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与DB3302/T 097-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2010年版2); —修改了术语定义中的部分内容(见3,,210年版3); —调整章节并合并部分小标题。 —附录B由规范性附录改为资料性附录,并修改标题。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宁波市农技推广总站、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若霞、柴伟纲、吴华新、谌江华、许燎原、孙梅梅。 本标准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蔬菜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宁波地区蔬菜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及应用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蔬菜生产中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黄曲条跳甲、小猿叶甲、叶螨、蜗牛与蛞蝓等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控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监测 通过有代表性的定点和选点调查、观察,查明田间成虫和幼虫的发生量与生长发育进程,并根据成虫产卵高峰期、卵和虫态历期(见附件A),参考历年害虫发生规律记录资料,推算出幼虫孵化盛期,预测其种群发展趋势、发生量和为害程度,为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害虫综合防控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害虫种群发生动态预测预报确定害虫种群发展趋势、发生量和为害程度,实现达标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生态、生物等非化学农药防控手段,科学应用低毒安全化学农药,达到适度控害、安全生产的目的。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Curtis)综合防控技术 种群发生动态监测 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种群监测方法如下: a)成虫诱集法:在田间放置3只/667m2诱捕器,呈三角型排列,每天记录每只诱捕器所诱获的成虫数量,通过计算累计诱蛾量确定成虫始盛、高峰和盛末期及成虫发生量; b)大田调查法:根据小菜蛾最喜在甘蓝类作物上产卵和取食危害的特点,选择甘蓝类等蔬菜各个类型田各2块,每块田随机取样5点,每点查5株,调查记载全株虫量和有虫株率。 综合防控技术 农业防治 要求选用抗(耐)虫害品种,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处理残株,降低田间害虫种群量;严格苗期肥水管理,培育无虫害壮苗;结合田间作业摘除低龄害虫为害初期的白点状叶片。 生态防控 利用小菜蛾成虫的趋光性,以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一般每3.5 ha左右使用一盏杀虫灯;也可采用性诱剂诱杀雄性成虫,每667 m2设置诱捕器5只~8只,诱捕器安放高度为离作物顶部约40 cm处,均匀排布。 生物防治 幼虫2龄之前,选用苏云金杆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均匀喷雾进行防治。同时可通过保护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 Kurdjumov和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 Haliday等优势天敌种群,协同控害。 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田间有虫株率达15%,幼虫主体虫龄在3龄期之前。 适用药剂:多杀霉素、氟铃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氟啶脲、阿维菌素等药剂。 用药方式:叶背喷雾,必须严格实行化学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菜青虫(Artogeia (Pieris) rapae Linnaeus)综合防控技术 种群发生动态监测 为蝶类害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种群监测方法如下: a)成虫调查法:成虫白天活动,尤其晴天上午更为明显。每隔3天调查一次,每次固定在上午(8~9)时,选择甘蓝型蔬菜田2块,每块田固定50 m2以上面积,目测成虫数量; b)大田调查法:于蔬菜主要生长季节,选择有代表性类型田5块~6块,每块田随机取样5点,每点查5株,调查记载全株虫量和有虫株率。 综合防控技术 农业防治 合理种植布局,科学轮作,选用抗(耐)虫害品种;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株败叶,降低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