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专题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专题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末长篇谴责小说的代表。小说描写的是晚清时期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展示了一幅清王朝崩溃前夕的社会画卷,下列内容不属于作品中的“怪现状”的是(  ) A.大清子民“剃发蓄辫” B.清政府成为“洋人之朝廷” C.孔子穿西装 D.尊孔复古逆流的兴起 2.(2013·杭州质检)竹枝词是一种诗体,在民间有很大影响。下列竹枝词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人的着装特点: “偏偏捷捷少年郎,不着长装着短装”“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需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一历史时期是指(  ) A.清代晚期      B.民国初年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2012·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完成的文学作品《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下列情景属于“城南旧事”的是(  ) A.四合院里的生活起居 B.东交民巷胡同里玩耍的儿时情趣 C.剪辫成为新潮女性的追求 D.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示威 4.(2012·杭州质检)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5.(2012·南通一模)在种种压力面前,不久,政府下达了一道,云:“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剪发。”因为空缺部分的文字模糊不清,小明就请教了历史老师。下列老师的说法,准确的是(  ) A.不剪辫的,就以违法论处 B.反映了清末中国社会风俗的改良 C.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底层的反清思潮 D.政府是指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6.★(2012·淄博一模)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列出的理由主要有: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招”;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  ) A.资金短缺 技术落后 B.资金短缺 迷信思想 C.迷信思想 体制落后 D.技术落伍 体制落后 7.(2012·宁波一模)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  )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8.(2013·安徽测试)《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912年《申报》可能报道的新闻有(  ) A.市民互用“先生”“同志”的称谓 B.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办 C.电影《定军山》开拍的消息 D.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 9.(2012·杭州质检)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可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10.(2012·浙江联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装 ②电话 ③无线广播 ④电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11.★假如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想了解民众对维新变法的看法,在当时他能够采用的通讯手段和大众传媒不可能是(  ) A.邮信 B.电报 C.报纸 D.广播 12.(2012·温州一模)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网址是,其中“1905”是为了纪念(  ) A.世界电影诞生 B.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C.京剧《定军山》摄制 D.《歌女红牡丹》公映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